[发明专利]一种随飞行高度自动变距的变距机构和变距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04850.1 | 申请日: | 2019-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354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韩伟;石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歌尔泰克机器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11/34 | 分类号: | B64C11/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11323 | 代理人: | 权鲜枝;杨博涛 |
地址: | 201708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飞行 高度 自动 机构 变距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随飞行高度自动变距的变距机构和变距桨。该变距机构包括:负压缸、活塞、弹簧和转动装置;活塞密封负压缸,并可沿负压缸往复滑动,弹簧沿活塞的活动方向置于负压缸内;活塞通过转动装置连接飞行器的桨叶,当飞行器飞至不同高度时,弹簧为平衡气压变化而发生形变,推动活塞滑动,活塞通过转动装置驱动桨叶转动改变桨距。本申请采用内置有弹簧的负压缸,通过负压缸的活塞和转动装置连接桨叶,由于活塞在弹簧和外界大气压力的共同作用下对应飞行高度而移动,从而自动根据飞行高度驱动桨叶转动以改变桨叶的桨距,相比液力驱动更加简单轻巧,且能够匹配飞行高度自动调节,无需手动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飞行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随飞行高度自动变距的变距机构和变距桨。
背景技术
桨距是指旋翼或固定翼的螺旋桨旋转一周(360度)时向上或向前行走的距离。由于变距桨能够通过桨距调节使得螺旋桨或者旋翼在多种工况下高效工作,因而大大扩展了航空器的飞行包线。
然而,现有的现有桨叶变距机构多数为机械液力机构驱动,需要用到多种泵、阀门和传感器,导致变距机构结构复杂重量大,而且很多需要人工手动调节,不能应对工况自动变化。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变距机构结构复杂需要人工手动调节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的一种随飞行高度自动变距的变距机构和变距桨,以便克服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依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随飞行高度自动变距的变距机构,包括:负压缸、活塞、弹簧和转动装置;活塞密封负压缸,并可沿负压缸往复滑动,弹簧沿活塞的活动方向置于负压缸内;
活塞通过转动装置连接飞行器的桨叶,当飞行器飞至不同高度时,弹簧为平衡气压变化而发生形变,推动活塞滑动,活塞通过转动装置驱动桨叶转动改变桨距。
可选地,转动装置包括桨夹;
桨夹转动安装在活塞的侧面,桨夹设有摇臂,摇臂的末端转动连接在负压缸上,活塞带动桨夹和桨叶滑动时,在摇臂的牵引约束下,桨夹和桨叶相对活塞转动以改变桨距。
可选地,摇臂的末端设有销孔,销孔通过销钉转动连接在负压缸上,销钉能够相对销孔滑动。
可选地,负压缸沿母线方向设有限位槽,活塞沿限位槽滑动使桨叶的桨距在预设范围内变化。
可选地,限位槽是设置在负压缸侧壁上的通孔,桨夹通过通孔转动安装在活塞上。
可选地,活塞朝向弹簧的一侧设有密封圈,活塞通过密封圈将负压缸密封。
可选地,密封圈到桨夹的距离大于桨夹沿限位槽活动的距离,使负压缸不因活塞运动而漏气。
可选地,活塞用于连接至飞行器的发动机轴。
可选地,活塞通过转动装置驱动桨叶的桨距随海拔升高而增大。
依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变距桨,包括根据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随飞行高度自动变距的变距机构。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内置有弹簧的负压缸,通过负压缸的活塞和转动装置连接桨叶,由于活塞在弹簧和外界大气压力的共同作用下对应飞行高度而移动,从而自动根据飞行高度驱动桨叶转动以改变桨叶的桨距,相比液力驱动更加简单轻巧,且能够匹配飞行高度自动调节,无需手动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变距机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变距机构的转动桨夹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变距机构安装有桨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歌尔泰克机器人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歌尔泰克机器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048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型固定翼无人机快速拆装舵面连接结构
- 下一篇:一种无人机的防护增浮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