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透气性测试装置及基于该装置的透气性分析方法、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05463.X | 申请日: | 2017-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839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发明(设计)人: | 张帆;马寅魏;汤龙生;宋月娥;曹杰;陈晓娜;王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空天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7 | 代理人: | 刘春成 |
地址: | 10007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气性 测试 装置 基于 分析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利用透气性测试装置进行的透气性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性测试装置包括: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的腔体以及具有通孔的端盖;待分析试件密封夹固在所述腔体和端盖之间,所述腔体的出口处和端盖上分别设有通孔,利用紧固件穿过所述通孔将所述腔体和端盖固定,并压紧所述待分析试件;该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腔体和端盖之间的试件封挡;待分析试件夹固在所述腔体和端盖之间时,利用所述试件封挡,封堵在所述待分析试件四周为其密封;所述待分析试件为微纳尺度多孔材料;所述试件封挡与待分析试件之间通过密封胶密封;
该方法的步骤包括:从上述透气性测试装置获取待分析试件的透气性能试验数据;
基于所述透气性能试验数据,构建压力与等效渗透率的关联模型;
根据所述关联模型,计算某压力点或某压力范围对应的渗透率;
所述基于所述透气性能试验数据,构建压力与等效渗透率的关联模型的步骤包括:
对微纳尺度多孔材料流动方程进行简化;
基于简化后的方程,构建流动速度、压力梯度和等效渗透系数的关系模型;
将所述关系模型代入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得到压力与等效渗透率的关联模型:
其中,d为待分析试件的厚度,μ为气体粘度,V为气体体积,P为进口压强、P0为出口压强,dp/dx为压力梯度,A为出口横截面积,K′0为等效渗透系数,v为流动速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待分析试件的透气性能试验数据的步骤中,至少获取3组待分析试件的试验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根据所述关联模型,计算某压力点或某压力范围对应的渗透率的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关联模型,利用某压力范围内随时间变化的速率,计算该压力范围内的平均渗透率;和/或,
基于所述关联模型,利用目标区域压力随时间变化速率,计算某个压力点处的渗透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某压力点或某压力范围对应的渗透率通过对多次试验数据分析后的渗透率取平均值获得。
5.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气性分析方法的透气性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从透气性测试装置获取待分析试件的透气性能试验数据;
建模单元,基于所述透气性能试验数据,构建压力与等效渗透率的关联模型;
计算模块,根据所述关联模型,计算某压力点或某压力范围对应的渗透率;
所述建模单元包括:
简化模块,对微纳尺度多孔材料流动方程进行简化;
关系建模模块,基于简化后的方程,构建流动速度、压力梯度和等效渗透系数的关系模型;
关联建模模块,将所述关系模型代入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得到压力与等效渗透率的关联模型:
其中,d为待分析试件的厚度,μ为气体粘度,V为气体体积,P为进口压强、P0为出口压强,dp/dx为压力梯度,A为出口横截面积,K′0为等效渗透系数,v为流动速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模块具体执行:
基于所述关联模型,利用某压力范围内随时间变化的速率,计算该压力范围内的平均渗透率;和/或,
基于所述关联模型,利用目标区域压力随时间变化速率,计算某个压力点处的渗透率。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模块还执行:对多次试验数据分析后的渗透率取平均值,获得所述某压力点或某压力范围对应的渗透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空天技术研究所,未经北京空天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0546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