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速溶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05548.8 | 申请日: | 2019-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290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李宏祥;冉骁宵;王晓华;张济山;马亮;王健;袁颖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23/00 | 分类号: | C22C23/00;C22C1/02;C22F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11237 | 代理人: | 张仲波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速溶 镁合金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速溶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镁合金组成为Mg‑Cu‑Ni‑RE,其中Cu元素含量为0.5‑6wt.%,Ni元素含量为0.5‑8wt.%,RE元素为Gd,Y,Nd三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含量为0.5‑6wt.%。经熔炼铸造,热处理,热挤压以及时效处理后得到相应合金。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发明所述成分及工艺制备的镁合金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及良好的塑性,且可在含有微量电解质的溶液中实现快速溶解,适用于加工制备油、气田压裂过程中使用的封堵工具,采用该材料制备的井下工具可在服役结束后自行溶解,省去后续返排、钻铣等工序,极大的提高了施工效率,节约施工成本,降低能源消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金属材料领域的镁合金材料制备,具体是一种速溶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低渗透油气资源丰富,具有很大的勘探开发潜力,但这些油气资源大多分布于不同深度的地层中,开发这些非常规油气资源必须依靠水力压裂等储层改造工艺技术。在水力压裂技术中,不同层段间需使用封隔工具(如压裂球、桥塞)分隔后逐层进行压裂改造,待所有层段施工完成后再将封隔工具返排出,以便打通井道实现油、气的开采。
目前,常用封隔工具大多由钢材、铝合金、高分子材料等制备而成,这些工具使用中存在钻铣困难、耗时长、钻后粉末/碎块不易返排等缺点。因此国际上开发出了复合材料,尽管减少了施工中易产生的问题,但是因为不能完全溶解,仍存在易卡堵通道的问题,而且原材料生产与加工需依赖进口,费用昂贵。
镁合金具有低密度、高比强度、高比刚度,良好的电磁屏蔽能力、机加工性能和易于再生利用等一系列的优点,在航空航天、海洋、汽车、电子等领域受到广泛应用。另一方面,镁合金具有较低的电极电位,化学性质较为活泼,在大部分溶液中容易发生腐蚀,根据这一特点,镁合金材料可用来制备应用于油气开采领域的压裂封隔工具。但现有的镁合金材料的腐蚀速度不高,还不能满足油气开采工具的实际需求,需要提供一种新型镁合金材料,具有较高的腐蚀速率,以满足工业需求。
本申请旨在提供新型可溶解镁合金材料,其强度高,塑性好,可快速溶解,可广泛用于石油开采领域。相比于现有材料,其能完全溶解,不存在易卡堵问题,不存在二次下钻问题,可降低生产成本,主要用在压裂井下工具构件,如压裂球、球座、封隔器、桥塞等制造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速溶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保证其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且能够在电解质含量较低的溶液中实现快速溶解。
一种速溶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镁合金组成为Mg-Cu-Ni-RE,其中Cu元素含量为0.5-6wt.%,Ni元素含量为0.5-8wt.%,RE元素为Gd,Y,Nd三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含量为0.5-6wt.%
一种速溶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预处理:按重量百分比称取所需原料,并将金属表面氧化层用砂纸打磨掉。
(2)熔炼浇铸:将预处理后的原料放入石墨坩埚中,在电阻炉中加热熔化,并搅拌混合均匀,浇铸后得到铸锭;
(3)均匀化处理:将所得铸锭在一定温度下保温一段时间;
(4)热挤压:将所得铸锭在一定温度下进行热挤压,得到合金棒材;
(5)时效处理:将挤压所得的合金棒材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时效处理。
进一步地,步骤(2)所述的熔炼浇铸过程,先将纯镁加入到坩埚中熔化,熔化过程中需使用SF6+CO2气体保护,随后将熔体温度升至700-720℃加入其他纯金属及中间合金,待全部熔化后进行搅拌和扒渣,将熔体温度升高到730-760℃,保温15-30min,之后降温至710-730℃进行浇铸,浇铸模具采用水冷铜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0554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