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分离破坏前兆识别的崩塌早期预警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05550.5 | 申请日: | 2019-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652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杜岩;谢谟文;陆永都;陈晨;刘卫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9/04 | 分类号: | G01N29/04;G01N29/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11237 | 代理人: | 张仲波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崩塌 早期预警 振动监测 地形地貌条件 固有振动频率 振动监测数据 有效地实现 监测对象 监测预警 危岩体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分离破坏前兆识别的崩塌早期预警方法,属于崩塌监测预警技术领域。该方法在崩塌危岩潜在发生区域内,选取易于发生崩塌的危岩作为监测对象;根据崩塌危岩潜在发生区的地形地貌条件,选取合适的振动监测仪器;安装振动监测仪器;对获取的振动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危岩体的固有振动频率曲线;识别分离破坏前兆时间,实现崩塌早期预警。通过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实现对崩塌的早期预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崩塌监测预警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基于分离破坏前兆识别的崩塌早期预警方法。
背景技术
边坡岩块体的崩塌破坏以其时间的突发性,很难实现早期预警,因此成为岩土工程领域亟待解决的难点问题之一。目前,传统的监测手段和思路更多关注于加速破坏阶段前的预警,例如针对滑坡、泥石流进行的位移监测等,虽然这些监测方法和思路对塑性破坏灾害有较好的早期预警效果,但是对于崩塌等脆性破坏灾害的早期预警效果,则有待于进一步商榷。虽然相关研究通过应用振动特征参数监测提前实现崩塌破坏前期的预判,但其时效性仍然无法满足崩塌灾害的应急预防需求。因此,选取与脆性破坏灾害相适应的早期预警方法并进行调整,是危岩块体崩塌早期预警的关键所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分离破坏前兆识别的崩塌早期预警方法,为实现崩塌早期预警提供更为科学、便利的方法。
该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1)在崩塌危岩潜在的发生区域内,选取易于发生崩塌的危岩作为监测对象;
(2)根据步骤(1)选定的危岩监测对象的特征以及崩塌危岩潜在发生区的地形地貌条件,选取合适的振动监测仪器;
(3)将步骤(2)选定的振动监测仪器安装在能够监测到危岩的范围内,且保证安装地点安全,对危岩进行振动监测;
(4)对步骤(3)获取的振动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危岩的固有振动频率曲线;
(5)根据步骤(4)得到的危岩固有振动频率曲线识别分离破坏前兆时间;
(6)将步骤(5)中得到的分离破坏前兆时间设定为崩塌早期预警时间,从而实现崩塌早期预警。
其中,步骤(2)中合适的振动监测仪器是指激光多普勒测振仪或加速度计。
步骤(4)中数据处理方法为由振动数据进行傅里叶变换后分析得到固有振动频率数据。
步骤(4)中得到的固有振动频率曲线是固有振动频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步骤(5)中分离破坏前兆时间为固有振动频率指标出现明显下降时所对应的时间。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针对岩体崩塌等脆性破坏灾害的特点,通过对固有振动频率等振动特征进行实时监测,可形成一套基于分离破坏前兆识别的早期监测预警方法。
2、本发明可有效改变目前岩块体崩塌破坏预警被动预防的态势,为工程现场提供较为充分的应急预警和避险撤离时间。
3、本发明可以有效减少崩塌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基于分离破坏前兆识别的崩塌早期预警方法流程图;
图2为岩块体力学模型;
图3为远程激光测振仪监测示意图;
图4固有振动频率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0555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