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区块链的自主择号的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06478.8 | 申请日: | 2019-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738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田新雪;马书惠;肖征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12 | 分类号: | H04L29/12;H04W8/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彭瑞欣;罗瑞芝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区块 自主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属于区块链技术领域,涉及基于区块链的自主择号的方法和基于区块链的自主择号的系统。该方法包括:用户申请自主选择心仪通信号码,申请信息至少包括心仪通信号码、用户节点的标识和用户节点的公钥;时间戳服务器节点接收申请信息,并为申请信息附加时间戳,加戳申请信息包括用户节点的心仪通信号码、用户节点的标识、用户节点的公钥和时间戳服务器的加戳时间;区块链的记账节点确认心仪通信号码是否能分配给用户节点;在确认心仪通信号码能分配给用户节点后,用户节点自主选择的心仪的运营商节点与用户节点进行业务交流,并与所述用户节点签订智能合约。其有效解决了用户的自主选号以及选择运营商的问题,实现了公平机会的号码预分配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区块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区块链的自主择号的方法和基于区块链的自主择号的系统。
背景技术
手机号码是人们在通信过程中信息正确传输的必要标识,目前手机号码的选择只能在特定的运营商提供的运营号段中选择,难以挑到自己心仪的号码。而一旦将就开始使用某一手机号码,随着使用年限的增长,联系人、绑定业务或关联账户越来越多,换号难度也随之增加。另外,更换生活地点、工作单位或生活方式等面临被动更换手机号码的情况,同样会给用户造成困扰。
考虑到用户使用手机号码的一贯性,各运营商之间联合提出“携号转套餐”业务,即隶属于某个运营商号段的用户,可以保留该号码而选用另一运营商网络的服务。实施号码携带,一方面运营商需要对用户进行调整,对维护工作要求比较高,转网用户的数据修改和更新要求具有很高的及时性和统一性。根据用户改变自身网络接入商的选择,需要对其数据记录进行修改,并提供新的接入路径,这使得运营商实施携号转网政策不仅需要进行技术准备、数据库建设、网络改造,需要添加相应的设备并对现有设备进行扩容和改造,还需要解决好计费、号码查询和一些管理方面的问题,这些技术面的实现都需要巨大的投资和时间,由于各地运营商由于支撑系统的能力差别较大,不同的计费和经营分析系统的融合具有一定的难度,使得很多运营商全面实施该政策面临巨大难度。考虑到我国移动终端用户的巨大数量,实施号码携带势必对用户信息数据库的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用户的数据信息不能及时同步,目前因携号转网普遍存在行业短信接收成功率低的问题,用户无法使用自己用户携号之后的运营商的短信服务。比如一个移动的用户携号转网转到联通的网络,当银行想给他下发余额变动的短信的时候,银行依旧会把该短信发给该移动运营商的行业网关,移动运营商的行业网关已经无法将该短信转发给该用户,因此造成用户收不到银行提示的短信,导致用户体验度降低,而且由于三家运营商之间缺少监管机制,当出现问题时,无法得到有效的实时解决和奖惩监督。
如何解决用户的自主选号以及选择运营商的问题,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上述不足,提供基于区块链的自主择号的方法和基于区块链的自主择号的系统,有效解决了用户的自主选号以及选择运营商的问题,并实现了公平机会的号码预分配效果。
解决本发明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基于区块链的自主择号的方法,其包括步骤:
用户申请自主选择心仪通信号码,申请信息至少包括所述心仪通信号码、用户节点的标识和所述用户节点的公钥;
时间戳服务器节点接收所述申请信息,并为所述申请信息附加时间戳,加戳申请信息包括所述用户节点的心仪通信号码、所述用户节点的标识、所述用户节点的公钥和所述时间戳服务器的加戳时间;
所述区块链的记账节点确认所述心仪通信号码是否能分配给所述用户节点;
在确认所述心仪通信号码能分配给所述用户节点后,所述用户节点自主选择的心仪的运营商节点与所述用户节点进行业务交流,并与所述用户节点签订智能合约;
所述运营商节点包括联通运营商节点、移动运营商节点、电信运营商节点中的至少两个,所述记账节点包括工信部节点和所述运营商节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0647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