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网泄漏检测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06638.9 | 申请日: | 2019-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123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暖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D5/02 | 分类号: | F17D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网 泄漏 检测 方法 系统 | ||
1.一种管网泄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确定管网循环水泵的扬程、未发生泄漏时的管网拓扑结构、管网各个管段的阻抗和楼栋的阻抗;
(2)将第(1)步得到的基础数据通过管网水力模型,计算得到未发生泄漏时的管网节点压力;
(3)分别改变泄漏管段、泄漏点在管段上的位置和泄漏流量,得到不同泄漏工况,通过管网水力模型,分别计算这些泄漏工况的管网节点压力;
(4)在第(2)(3)步中得到未泄漏和泄漏工况下的管网节点压力中根据式(1)添加传感器误差项
Pci_rand=Pci+Pci*∈*Rand (1)
式中:Pci_rand为经过传感器误差修正的管网节点压力值;Pci为计算得到未经修正的管网节点压力值;∈为传感器精度;Rand为-1~1之间服从均匀分布的随机值;
(5)利用式(2)计算相对压力差
式中:δPi为每一节点的相对压力差;Psi_rand为经过传感器误差修正的泄漏工况的节点压力;Pni_rand为经过修正的未泄漏工况的节点压力;
(6)将相对压力差作为BP神经网络的输入数据,训练BP神经网络得到管网泄漏检测模型, 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将真实传感器测得的节点压力数据通过式(2)计算出相对压力差,输入到管网泄漏检测模型中即可输出泄漏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各个楼栋的阻抗计算方法如下;
1)通过式(3)计算供暖系统热指标
式中:rs为系统热指标,kW/m2;∑Ai为系统总供暖面积,m2;Q为供暖系统总热负荷,kW,通过在换热站处的热量表获得;
2)假定楼栋热指标等于系统热指标,通过式(4)计算各个楼栋的流量
式中:Gi为各个楼栋的流量,m3/h;ri为各个楼栋的热指标,kW/m2,假定等于系统热指标rs;Ai为每个楼栋的供暖面积,m2;Δti为各个楼栋的供回水温差,℃;Δt为供暖系统供回水温差,℃;Gsys为供暖系统循环流量,m3/h;c为水的比热容,kJ/(kg·K);ρ为水的密度,kg/m3;
3)采用式(5)对楼栋流量进行修正
式中:Gir为各个楼栋的修正流量,m3/h;∑Gi为计算得到的各个楼栋流量之和,m3/h;
4)利用式(6)计算各个楼栋的阻抗
式中:Si为各个楼栋的阻抗,Pa/(m3/h)2;ΔPi为各个楼栋的供回水压降,m3/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各个楼栋的阻抗获取方式如下:测量各个楼栋供回水压降和相应楼栋的流量,按照下式计算;
式中:ΔPiceliang为测量的楼栋的供回水压降,m3/h;Giceliang为测量的楼栋的流量,m3/h。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检测的数据可以是数据库系统里已经存在的数据,也可以是实时采集上传的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可以在线实时对采集上来的数据进行管网泄漏实时检测,也可以将采集上来的数据先存储到数据库,然后在某个时间调出需要处理的数据集中进行管网泄漏检测。
6.一种基于供热管网水力模型和BP神经网络的管网泄漏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由数据采集模块、中央服务器和数据检测模块构成,其中采集模块用来采集数据,将采集的数据上传至中央服务器,内置在中央服务器里的管网泄漏检测模块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提供的方法进行管网泄漏的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暖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暖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0663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羽毛蛋白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制备D-核糖和碱基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