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现浇钢筋混凝土楼(屋)盖模板支架的设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07308.1 | 申请日: | 2019-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636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向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向凯 |
主分类号: | E04G11/48 | 分类号: | E04G11/48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高志军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昆明市五***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楼板 下支架 立杆 支架 现浇钢筋混凝土 模板支架 条件图 支模 绘制 稳定性要求 构造设计 节省材料 梁底标高 下水平杆 设计图 统计表 下模板 步距 根数 连通 复核 图纸 编制 安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现浇钢筋混凝土楼(屋)盖模板支架的设计方法,具体步骤如下:A、绘制支模条件图,编制统计表;B、确定各种梁下、楼板下模板支架的构造和材料;C、计算各种梁下、楼板下支架的a值;D、确定梁底标高最低的梁下水平杆的步距;E、计算能满足稳定性要求的楼板下支架立杆的最大的负荷面积;F、确定楼板下支架立杆的纵距和横距;G、计算梁下支架立杆的根数;H、进行支架的构造设计;I、以支模条件图为基础,绘制支架设计图、各种梁和楼板的模板详图和其它详图;J、复核计算书和图纸,完成设计。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各种梁下、板下支架能够连通成一个整体,安全、适用、节省材料、不必反复调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现浇钢筋混凝土楼(屋)盖模板支架的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不言而喻、对现浇钢筋混凝土楼(屋)盖模板支架的一个基本要求是纵向梁下的支架、横向梁下的支架与楼板下的支架必须连通成一个整体。遗憾的是、市场上出售的各种梁、楼板支架设计软件都是孤立地设计梁下和楼板下的支架,这就使梁下、楼板下的支架往往不能连通成一个整体。设计者为了使梁下、楼板下支架能够连通成一个整体,不得不反复调整各种设计参数,调整的结果虽然满足了安全、能够连通成一个整体的要求,却不适用、不经济,施工单位不愿使用。因此、一种能够快速地使梁下、板下支架连成一个整体,安全、适用、经济的设计方法成为必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建办质【2018】31号通知将部分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列为危大工程后,这种设计方法对保证建筑施工安全的意义更加现实。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安全适用、经济合理的模板支架设计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现浇钢筋混凝土楼盖模板支架的设计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A、绘制支模条件图,编制支模区内各种梁、楼板统计表;
B、确定各种梁下、楼板下模板支架的构造和材料;
C、计算各种梁下、楼板下支架的a值;
D、确定梁底标高最低的梁下水平杆的步距;
E、计算能满足稳定性要求的楼板下支架立杆的最大的负荷面积;
F、确定楼板下支架立杆的纵距和横距;
G、计算梁下支架立杆的根数;
H、进行支架的构造设计;
I、以支模条件图为基础,绘制支架设计图、各种梁和楼板的模板详图和其它详图;
J、复核计算书和图纸,完成设计。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用本方法设计的支架是符合我国现行规范标准的,是安全的;用本方法设计的支架中的纵向梁下的支架、横向梁下的支架与楼板下的支架必然连通成一个整体,因此是适用的;用本方法设计的支架是最节省材料的;用本方法能快速完成支架设计,不必反复调整。
作为改进,所述支模条件图包括支模区平面图、纵剖面图、横剖面图。
作为改进,所述梁底标高最低的梁下水平杆的步距是根据梁底标高最低的梁下顶层水平杆至扫地杆距离确定的。
作为改进,所述楼板下支架立杆的最大的负荷面积是根据楼板下支架的a值和梁底标高最低的梁下水平杆的步距确定的。
作为改进,所述楼板下支架立杆的纵距和横距的乘积近似、但不大于能满足稳定性要求的楼板下支架立杆的最大的负荷面积。
作为改进,所述梁下支架立杆的根数是以楼板下支架立杆的间距作为同方向梁下支架立杆的纵距进行计算的。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向凯,未经向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073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