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养殖废水生产光合细菌液体肥料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07733.0 | 申请日: | 2019-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534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2 |
发明(设计)人: | 黄亦存;郭志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亦存;上海向恒生态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安徽棵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F15/00 | 分类号: | C05F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52 | 代理人: | 刘莹莹 |
地址: | 10008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合细菌 养殖废水 液体肥料 光合细菌种子液 培养混合液 动物养殖 培养基 低成本 混合液 投入量 生产 光照 过滤 种植业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养殖废水生产光合细菌液体肥料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养殖废水进行过滤,得到COD小于10000mg/L的滤液;(2)调节滤液的pH值为6.5~7.5;(3)向滤液中加入光合细菌种子液,投入量为占滤液体积的20%~30%,搅拌均匀,得混合液;(4)培养混合液3~5天,培养温度为25℃~30℃,光照强度为1000‑3000lux;即得光合细菌液体肥料。本发明方法不仅可以在低成本的条件下利用养殖废水作为培养基,而且生产出的光合细菌液体肥料可以广泛应用于种植业、淡水和动物养殖。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养殖废水生产光合细菌液体肥料的方法。
背景技术
光合细菌(Photosynthetic Bacteria)是地球上最早出现具有原始光能合成体系的原核生物,是在厌氧条件下进行不放氧光合作用的细菌的总称,可以以自然界中的有机物、硫化物、氨态氮、甲醇、丙烯等有害气体和毒素作为供氢体兼碳源进行光合作用。菌体本身含60%以上的蛋白质,富含多种维生素、辅酶Q、抗病毒物质和促生长因子;可以将土壤中的硫氢和碳氢化合物中的氢分离出来,将有害物质变为无害物质,并以植物根部的分泌物、土壤中的有机物、有害气体(硫化氢等)及二氧化碳、氮等为基质,合成糖类、氨基酸类、维生素类、氮素化合物、抗病毒物质和生理活性物质等,是肥沃土壤和促进动植物生长的主要力量。光合菌群的代谢物质可以被植物直接吸收,还可以成为其它微生物繁殖的养分。并且光合细菌如果增殖,其它的有益微生物也会增殖。
已有中国专利号为201110430901.0(授权公告号:CN102399735A)公开了一种应用沼液培养光合细菌的方法,具体公开了沼液内加入双乙酸钠、碳酸氢铵等物质调节pH后接种光合细菌培养,72小时后得到菌液。其中沼液的提取:取健康畜禽的粪污,使粪污经过15天以上的厌氧发酵,厌氧发酵后得到残料,再对残料进行固液分离,分离后取其上清液得到。该项发明原料沼液要经过前期处理,处理后需加入双乙酸钠、碳酸氢铵等物质调节pH,存在着工艺操作相对复杂、投入成本大等缺陷。
另有中国专利号为201210467930.9(授权公告号:CN102943058A)公开了一种利用沼液厌氧震荡培养光合细菌的方法,具体公开如下:制备种子培养基、制备沼液培养基、种子培养,可以去除沼液中70~80%的COD,培养的光合细菌菌数达到40亿/ml。该项发明存在着工艺操作复杂、原料投入种类多、处理时间长、投入成本大等缺陷。
另有中国专利号为201210165608.0(授权公告号:CN102701460A)公开了利用一株光合细菌处理淀粉废水并实现废水资源化的方法,具体公开了向淀粉废水中投加苹果酸、调节pH,接种培养。该项发明存在着投入成本大、处理效率相对低等缺陷。
另有中国专利号为201210574326.6(授权公告号:CN10305838A)公开了利用光合细菌处理食品加工废水并实现资源化的方法,具体公开了向食品加工废水中投加小分子碳源和氮源物质,调节pH后接种光合细菌,培养过程中控制溶解氧浓度。该项发明存在着工艺操作复杂、处理时间长、投入成本大等缺陷。
另有中国专利号为201610002107.9(授权公告号:CN105461082A)公开了利用光合细菌处理大豆加工废水并实现废水资源化的方法,具体公开了向大豆加工废水中投加小分子碳源物质,调节pH后接种光合细菌,培养过程中控制溶解氧浓度。该项发明存在着工艺操作复杂、处理时间长、投入成本大等缺陷。
现今,养殖废水污染已成为继工业污染、生活污染之后的第三大污染源,成为我国农村面源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未经处理的养殖废水含有大量有机污染物质、悬浮物以及N、P等营养物,污染负荷很高,化学需氧量COD一般高达5000-20000mg/L,氨氮高达800-2200mg/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亦存;上海向恒生态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安徽棵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黄亦存;上海向恒生态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安徽棵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077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