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黒磷组合物、含黒磷组合物的生物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08100.1 | 申请日: | 2019-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079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袁伟恩;钱运;程媛;郭晓霜;徐阳;陈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L27/02 | 分类号: | A61L27/02;A61L27/18;A61L27/22;A61L27/24;A61L27/36;A61L27/28;A61L27/50;A61L27/56;A61L27/58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庄文莉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 含黒磷 生物 材料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黒磷组合物、含黒磷组合物的生物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黒磷组合物,包括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各组分:生物相容性材料69.901‑89.999%;黒磷0.001‑0.099%;生物粘附物质10‑30%。本发明中含黒磷组合物的生物材料括导管,所述导管采用上述黒磷组合物制备;所述导管的侧壁设置有生物粘附物质层。生物材料的制备方法为将黒磷组合物进行3D打印、模具法或静电纺丝等,制得导管,将导管的内部采用3D打印或静电纺丝喷涂一层生物粘附物质,并进行交联固化,即得。制备的导管可以促进神经、肌肉、骨、血管等再生、增殖、分化等。体内实验显示动物外周神经、肌肉等,如坐骨神经和肌肉修复优于自体神经移植,具有现实和临床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学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黒磷组合物、含黒磷组合物的生物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各种生物医用支架和导管,目前包括降解和非降解的支架或导管,如聚乙烯管就曾经被用来做神经支架或导管研究神经再生情况,由于支架或导管的不降解,神经再生完成后,支架或导管如果不处理,可能造成组织纤维化,引起炎症等毒副作用,临床应用效果不是十分理想。目前发展到各种生物相容性材料制备各种生物医用支架或导管,如胶原蛋白、聚乳酸等,但是由于这些材料单独使用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强度、神经再生的速度以及毒副作用等缺点。到最近发展到对这些支架或导管进一步研究,如在支架或导管的表面或内部进行各种有利于体内各种腔道损伤的再生,如在支架或导管的表面进行细胞修饰、载各种促进腔道生长的活性物质,如神经导管的神经生长因子、血旺细胞等。
神经导管尽管已经取得一定的研究进展,如中国发明专利CN100479785C(授权日2009.4.12)公开了一种制备神经导管的方法,但是与自体神经修复还存在一定的距离。另外还有多个专利公开了不同的制备方法(中国发明专利CN101439205A,公开日2009.5.27;CN101507842A,公开日2009.8.19;CN106668938A,公开日2017.05.17;CN106924820A,公开日2017.07.07),但是这些导管要么存在强度、毒副作用、质量控制或成本等问题。尽管有各种导管的制备报道,但是都不具有理想的生物医学导管。理想的导管应该具有:具有足够的强度、弹性、硬度等;可降解性且在体内等到所损伤的组织再生完全,而完全降解,不需要再次进行手术取出;材料尽量无毒副作用;合适降解周期;能引导组织朝合适的方向生长;有防止不需要的组织再生等。
另外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 108066815A(公开日2018.5.25)公开了一种骨植入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中涉及到黒磷和高分子的组合物用来治疗骨缺损填充。但是他们需要利用近红外穿透生物组织以热促成骨的效率,辅助临床物理疗法相结合才会有效果。由于近红外难于穿透较深层次的生物组织或器官,往往会达不到相应的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克服现有支架、神经导管或其它导管存在的问题,如目前人工神经导管无法达到自体神经移植的效果等,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黒磷组合物、支架、导管制备方法及应用。采用以黒磷和其它生物相容可降解的材料制备的人工神经导管可以达到甚至优于自体神经移植后再生的神经功能,除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法可以达到,目前没有任何人工神经导管可以达到如此性能。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需要额外的近红外光刺激,而达到用于组织再生的支架或导管。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黒磷组合物组合物,包括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各组分:
生物相容性材料 69.901-89.999%;
黒磷 0.001-0.099%;
细胞粘附物质 10-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081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