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埋式隧道环向排水管布置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08203.8 | 申请日: | 2019-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812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许崇帮 | 申请(专利权)人: |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E21F16/02 | 分类号: | E21F16/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吴小灿 |
地址: | 10019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埋式 隧道 排水管 布置 方法 | ||
一种预埋式隧道环向排水管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环向排水管预埋到初期支护层中,所述环向排水管底部外露表面与所述初期支护层表面齐平,能够解决环向排水管挤压变形的弊端,又利用冲洗内管定期清理排水管沉淀的泥沙或结晶物,确保隧道排水通畅,消除隧道渗漏水病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排水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预埋式隧道环向排水管布置方法,将环向排水管预埋到初期支护层中,既能够解决环向排水管挤压变形的弊端,又利用冲洗内管定期清理排水管沉淀的泥沙或结晶物,有利于确保隧道排水通畅,改善隧道渗漏水病害。
背景技术
在隧道工程中,环向排水管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经常被挤压变形而影响其排水效果。环向排水管埋设后二次衬砌、管壁及初期支护之间往往间隙较大,对隧道二次衬砌层结构厚度有负面影响,时间长了就会淤积泥沙与灰浆,造成管壁全环堵塞,减弱环向排水管的透排水功能。很显然,目前隧道工程排水系统需求一种既不影响环向排水管与二次衬砌背后密实又可定期清理排水管沉积物的新型环向排水管布置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初期支护、环向排水管和二次衬砌三者空间设置关系存在的问题或不足,提供一种预埋式隧道环向排水管布置方法,通过将环向排水管预埋到初期支护层,能够解决环向排水管挤压变形的弊端,又利用冲洗内管定期清理排水管沉淀的泥沙或结晶物,确保隧道排水通畅,消除隧道渗漏水病害。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预埋式隧道环向排水管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环向排水管预埋到初期支护层中,所述环向排水管底部外露表面与所述初期支护层表面齐平。
所述环向排水管的端口连接纵向排水管,所述横向排水管的一个端口连接纵向排水管,另一个端口延伸至位于隧道底部的中央排水沟中。
所述环向排水管被托住在固定槽中,所述固定槽包括槽体,所述槽体的槽口朝上,所述槽口的槽底与所述环向排水管的底部相接,所述槽体的两侧均有侧翼,每个侧翼通过固定钉焊接于所述初期支护层中的初支钢架或初支钢架之间的纵向连接钢筋。固定槽沿着环向布设,间距大小根据需求设置。
所述环向排水管包括渗水管体,所述渗水管体的管体通道中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支撑冲洗内管,所述冲洗内管的管壁上设置有喷水孔,所述渗水管体具有滤水层、吸水层和导水层由外往里依次叠合而成的结构,所述吸水层包裹有骨架结构。
所述冲洗内管通过预留注入高压水的装置进行定期清理排水管。
所述冲洗内管为圆管,所述冲洗内管轴向有N排喷水孔,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
所述冲洗内管轴向喷水孔的排数和径向喷水孔的个数,与清洗管体堵塞物的效果相匹配。
所述渗水管体具有底部、左侧部、顶部和右侧部,所述左侧部、顶部和右侧部均有渗透水孔,所述渗透水孔用于水土分离。渗透水孔的横截面积小于大部分泥沙等物质颗粒直径,能够有效阻止大部分泥沙等物质进入管体通道,实现水土分离。
所述环向排水管的横截面为矩形截面或椭圆形截面,也可以其他截面形状。
所述滤水层采用致密多孔结构的滤水材料,可以过滤掉大部分泥沙、岩屑等微颗粒。
所述吸水层采用单向吸水材料。
所述导水层采用定向导水材料利用差动毛细效应,具有定向导水功能。
所述隧道环向排水管的端口连接纵向排水管,所述横向排水管的一个端口连接纵向排水管,另一个端口延伸至位于隧道底部的中央排水沟中。
所述横向排水管中设置有冲洗内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未经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0820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