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油包装纸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08909.4 | 申请日: | 2019-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805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伊财富;赵新民;杨菊红;江利;王启华;程亚洲;丁济正;吕江华;廖寿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恒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21H27/10 | 分类号: | D21H27/10;D21H15/10;D21H11/00;D21H13/00;D21H21/14;D21H19/34;D21H19/14;D21H2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杨采良 |
地址: | 324400 浙江省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包装纸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油包装纸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食品包装纸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双重防油技术,将氟苯甲酰氯、二甲基甲酰胺、植物纤维微纤丝,按一定比例混合,在一定反应条件下制备防油植物纤维微纤丝,用同样方法对纳米纤维素进行含氟改性制备,通过配抄和表面施涂制备双重防油性的防油包装纸。本发明提高了防油包装纸的内部防油性和表面防油性,通过浆内和表面的双重防油处理,产品达到高防油性。另外,本发明防油包装纸防油、增强、阻隔性好,提高了产品档次和附加值。另外,本发明制备的防油食品包装纸无需淋膜或者涂蜡,提高了防油食品包装纸的环保性、安全性、防油效率和强度,提高了应用范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包装纸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油包装纸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含油食品包装材料的环保性和安全性一直都是政府、大众和相关领域技术人员关注的一个问题,近年来,快消食品市场的快速发展拉动了含油食品包装材料的发展。防油包装纸是一类最常用的含油食品包装材料,一般的防油包装纸通常是在纸张表面涂蜡或者淋膜以提高纸张的抗油性能。但快消食品防油包装纸表面涂蜡或者淋膜是否安全,也是政府、大众和相关领域技术人员关注的问题;另外这类蜡和高分子膜在废纸的回收处理过程中会带来麻烦,废纸浆难以处理干净,从而影响了环境卫生。
目前提高纸张防油性能的另一类方法就是添加防油剂,目前,我国在食品包装纸中使用量最大的是含氟类的防油剂,该类防油剂由于添加在浆料中会产生流失的问题,提高了生产成本,并且会影响产品的物理强度。目前提高纸张防油性能的另一类方法就是对纸张进行表面施胶,在表面施胶剂中添加防油剂,以提高防油效果。但这种方法往往存在用量大,成本高,效率低等问题。
植物纤维微纤丝是天然植物纤维经机械或化学处理后得到的微细纤维,其直径和长度均小于一般植物纤维。天然纤维素是地球上最丰富的生物质资源,是自然界中分布最广的生物高分子,它存在于各种各样的生物如植物、动物以及一些细菌等中。纳米纤维素晶体(NCC)是从天然纤维中提取出的一种纳米级的纤维素,它不仅具有纳米颗粒的特征,还具有一些独特的强度和光学性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基于上述理由,提出本申请。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防油食品包装纸不够环保、安全性低、防油剂使用量高、防油效率低、产品强度较低等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油包装纸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采用双重防油技术,通过配抄和表面施涂制备双重防油性的防油包装纸。本发明制备的防油食品包装纸无需淋膜或者涂蜡,提高了防油食品包装纸的环保性、安全性、防油效率和强度,扩大了应用范围。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油包装纸,由防油纸基体和防油涂层组成,所述防油纸由针叶木浆、阔叶木浆和防油植物微纤丝组成,所述防油涂层由防油纳米纤维素、壳聚糖和改性淀粉组成,其中:所述针叶木浆、阔叶木浆和防油植物微纤丝的质量比为1:1~2:0.05~0.1;所述防油纳米纤维素、壳聚糖、改性淀粉的质量比为1:20~50:500~1000。
进一步地,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防油植物微纤丝是在室温下,按质量比为0.5~1:1~2:1的比例将氟苯甲酰氯、二甲基甲酰胺、植物纤维微纤丝依次加入到反应器中,搅拌混合均匀后加热至70~80℃,并在70~80℃条件下搅拌反应1~2h;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过滤产物,除去多余的溶剂,然后洗涤、离心,干燥,得到所述的防油植物微纤丝。
进一步地,上述技术方案,防油纳米纤维素是在室温下,按质量比为2~4:2~3: 1的比例依次将氟苯甲酰氯、二甲基甲酰胺、纳米纤维素晶体依次加入到反应器中,搅拌混合均匀后加热至70~80℃,并在70~80℃条件下搅拌反应3~4h;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将所得产物高速离心,浓缩,除去多余的溶剂,然后将产物洗涤、离心分离,得到所述的防油纳米纤维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恒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恒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0890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