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及其齿轮齿条转向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08921.5 | 申请日: | 2019-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096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吕振伟;师帅帅;范梦杰;赵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森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3/12 | 分类号: | B62D3/12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胡晓东 |
地址: | 4615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及其 齿轮 齿条 转向器 | ||
本发明涉及车辆转向器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车辆及其齿轮齿条转向器,齿轮齿条转向器包括壳体和贯穿壳体设置的齿条,齿条的两端设置有内球头总成,壳体上与内球头总成的相对面上设置有限位结构,以用于与内球头总成挡止配合,所述齿条的两端均设有弹簧,所述弹簧具有在齿条动作时与所述限位结构挡止配合的挡止端,在齿轮齿条转向器回正时,所述弹簧的挡止端与壳体上对应的限位结构之间具有间隔。这种转向器能大大缩短两侧弹簧发生伸缩的时间和变形量,有效延缓弹簧发生疲劳的速度,减少甚至避免了齿条与弹簧之间的磨损,延长整个转向器的使用寿命;并大大减小驱动齿条移动的力,使操作手感较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转向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辆及其齿轮齿条转向器。
背景技术
转向器是车辆的重要部件,传统的齿轮齿条转向器在工作过程中,当转向器急转向用力过大或者转动至左右最大极限位置时,会出现齿条在极限位置处的金属冲击,既产生噪音,影响整车的舒适性,还因冲撞力影响转向器的使用寿命。
申请公布号为CN101698416A,申请公布日为2010.04.28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辅助回正及极限阻尼式转向器,该转向器为齿轮齿条转向器,包括转向器壳体、齿条、内球头总成、弹簧座和螺旋弹簧,齿条装于转向器壳体中,齿条的左右两端伸出转向器壳体,齿条的左右两端均连接有内球头总成,弹簧座过盈压装在转向器壳体的左右开口处,螺旋弹簧安装在内球头总成的内球头座与弹簧座之间。该齿轮齿条转向器工作时,当齿条带动内球头总成移动到极限位置时,由于螺旋弹簧的弹性缓冲作用,避免了内球头总成的内球头座直接与限位块冲撞,消除了齿条在极限位置处的金属冲击声,提高了整车的舒适性。
但是,该齿轮齿条转向器的问题在于:由于弹簧座过盈压装在转向器壳体内,弹簧座与转向器壳体保持相对固定的位置关系,而内球头总成的内球头座随着齿条一起移动,所以,在驱动齿条移动时,内球头座与弹簧座之间的间距不停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内球头座与弹簧座之间的弹簧不停的发生拉伸和压缩,这样很容易导致弹簧发生疲劳而弯曲,弯曲的弹簧会磨损齿条,进而缩短整个转向器的使用寿命;并且,在驱动齿条移动时,左右两侧弹簧的拉伸和压缩都会对齿条产生作用力,即若齿条向右移动时,左侧的弹簧就会被压缩,而右侧的弹簧就会被拉伸,这样,驱动齿条移动的力就需要同时克服两侧的弹簧的弹力,同理,若齿条向左移动时则驱动力的方向刚好相反,这样实际上就增大了操作人员驱动转向器时所需的驱动力,使用起来比较费劲,操作手感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齿轮齿条转向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齿轮齿条转向器使用寿命短、操作费劲、手感差的问题。同时,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车辆,具有寿命长、驾驶舒适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中的齿轮齿条转向器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齿轮齿条转向器,包括壳体和贯穿壳体设置的齿条,齿条的两端设置有内球头总成,壳体上与内球头总成的相对面上设置有限位结构,以用于与内球头总成挡止配合,所述齿条的两端均设有弹簧,所述弹簧具有在齿条动作时与所述限位结构挡止配合的挡止端,在齿轮齿条转向器回正时,所述弹簧的挡止端与壳体上对应的限位结构之间具有间隔。
有益效果在于:由于在齿轮齿条转向器回正时,弹簧的挡止端与壳体上对应的限位结构之间具有间隔,所以,弹簧挡止端的移动不会被壳体所限制,弹簧挡止端能够随着齿条一起移动,这样,当齿条朝向一侧移动时,同侧的弹簧会整体随着齿条的移动而远离壳体,不会发生伸缩变形,而另一侧的弹簧则随着齿条的移动而靠近壳体,直到移动完上述间隔的行程后,另一侧弹簧挡止端才会与壳体上的限位结构发生接触碰撞。相比于现有技术,这样大大缩短了两侧弹簧发生伸缩的时间和变形量,因而能够有效延缓弹簧发生疲劳的速度,减少甚至避免了齿条与弹簧之间的磨损,从而延长整个转向器的使用寿命;并且,大大减小驱动齿条移动的力,使操作手感较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森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森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089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起重机回转支承装配工装
- 下一篇:一种欧冶炉竖炉炉顶喷雾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