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与亚洲棉DPL972纯合光籽性状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10833.9 | 申请日: | 2019-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570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杜雄明;王晓阳;龚文芳;潘兆娥;何守朴;贾银华;付国勇;陈保军;王立如;耿晓丽;庞保印;李洪戈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Q1/6895 | 分类号: | C12Q1/6895;C12N15/11 |
代理公司: | 成都方圆聿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41 | 代理人: | 李鹏 |
地址: | 455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亚洲 dpl972 纯合光籽 性状 紧密 连锁 分子 标记 | ||
本发明公开了与亚洲棉DPL972纯合光籽性状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分子标记有三个,位于8号染色体A08上,分别为命名为分子标记971SV6、分子标记SV6F12R和分子标记SV25LUC,其中分子标记971SV6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分子标记SV6F12R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分子标记SV25LUC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本发明找到了鉴定亚洲棉光籽材料的分子标记。可用于纯合光籽性状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以及光籽基因精细定位和图位克隆,为棉花纤维起始研究、纤维品质改良以及棉花遗传育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与亚洲棉DPL972纯合光籽性状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
背景技术
棉花是世界上主要的经济作物,是重要的天然纤维,棉油和矿物质的原材料(Heet al.,2013)。棉籽中包含大约17-27%油和12-32%的蛋白。被人们通常用的四大栽培棉:陆地棉代表栽培棉的95%,而海岛棉、亚洲棉和雷蒙德氏棉仅代表世界栽培品种的5%(Padmalatha et al.,2012)。
棉花种子根据所覆盖的短绒和可纺织的长纤维分为光籽和毛籽,长纤维具有重要的经济作用,在表皮细胞(-2-0DPA)开始发育,最终能达到2.5-3.5cm,短绒在表皮细胞3-5DPA开始发育,长度为5-10mm(Stewart,1975)。通过遗传学分析发现,纤维的发育受2对显性基因控制,N2代表短绒,Li3代表长纤维,2个光籽位点N1和n2可以抑制短绒纤维的发育产生“naked seed”或者光籽表型(KearneyHarrison,1927;Kohel,1973)。与传统棉花品种相比,尽管光籽产生的纤维非常少,但光籽可以作为研究纤维起始、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有利工具。
短绒可以附着在动物皮毛上,对传统种子成熟具有重要意义。短绒纤维由于太短不能通过轧花从种皮上收集,留在种皮上的短绒增加种子萌发的风险。因此光籽表型性状对于轧花来说属于有利性状。后来育种家发现光籽表型性状与种皮上产生的纤维有关,仅有20-30%的表皮细胞产生纤维,但原因未知。
二倍体亚洲棉光籽自然突变体DPL972与其野生型DPL971来源于美国,经过近十年的自交,光籽突变体没有产生性状分离,在表型上除了没有短绒,其他性状与DPL971相似。与四倍体AADD陆地棉相比,亚洲棉基因组为AA,减少了基因组的复杂性,是研究光籽遗传变异的良好材料。
本实验室前人通过构建F2分离群体,实现了短绒基因粗定位,但未找到与纯合光籽性状紧密连锁的分籽标记。因此利用新组装的亚洲棉基因组,非常有必要开发一种与光籽性状紧密连锁的分籽标记,以在苗期对光籽植株实现选择,从而加快育种进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如何提供一种与亚洲棉DPL972纯合光籽性状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与亚洲棉DPL972纯合光籽性状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分子标记有三个,位于8号染色体A08上,分别为命名为分子标记971SV6、分子标记SV6F12R和分子标记SV25LUC,其中分子标记971SV6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分子标记SV6F12R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分子标记SV25LUC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
分子标记971SV6由第一特异引物对扩增得到,第一特异引物对正向引物序列为:5'-GAGATGTTGTGTCCTAACTCACTGTAT-3'(SEQ ID No.4),反向引物序列为:5'-AGTCTGTATGATGATGAAAGTCTGTTG-3'(SEQ ID No.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1083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