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石墨烯光催化网的污水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11649.6 | 申请日: | 2019-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044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鲁仕宝;李蔚;曾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财经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30 | 分类号: | C02F1/30;B01J31/06;B01J35/06;B01J35/04;B01J37/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李欧 |
地址: | 31001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石墨 光催化 污水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石墨烯光催化网的污水处理方法,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①选取水流流速≤4m/s的被污染水源地,将水面漂浮物打捞干净;②将石墨烯光催化网平铺于水面,再将石墨烯光催化网两端固定,进行污水治理;所述石墨烯光催化网是以聚丙烯纤维材料作为多孔基材,所述基材上负载有石墨烯光催化材料,所述石墨烯光催化材料包括氧化石墨烯、纳米氧化锌、纳米二氧化钛。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石墨烯光催化网的污水处理方法,使用石墨烯光催化网进行污水的净化处理,利用石墨烯光催化网较大的比表面积增大与污水的接触面积,并利用石墨烯光催化网的光催化作用分解污水中的有害物质,提高污水处理效果和处理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石墨烯光催化网的污水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环境污染和能源紧缺是目前社会面临的两大主要问题,如何高效廉价解决废水污染问题和提高能源利用率成为研究热点。传统的水质改善方法有控源截污、清淤疏浚、动力调水、人工增氧、清水补给、种植挺水植物等。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利用上述方法对水环境改善的投资日益增多,并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水环境严峻形势总体上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扭转,水污染处理面临着耗费大量财力、人力,以及效果难以马上体现的问题。经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发现了一种采用石墨烯光催化治理污水的方法。
石墨烯光催化网是“具有可见光响应的异质间高效量子转移技术”的具体应用,它以聚丙烯纤维材料作为基材,编织成网,但它之所以能净化水体的原因在于,网上附着了多种材料,这些材料由光敏材料、载流子高效转移石墨烯材料和具有量子尺寸效益的光催化材料组成,共同构建可见光红外响应的复合层状光催化系统。石墨烯光催化网摆脱传统光催化只能利用紫外光的使用局限,通过日光激发光敏材料,能够分解水制氧、产生氧化活性物质,增加水体中的溶解氧,阻碍厌氧菌分裂繁殖,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同时还可以将水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经过相关的研究表明,当溶解氧降低到2.0mg/L时,水体将处于缺氧状态;当溶解氧为3mg/L~5mg/L时,水体中有机污染物和氨氮含量一般会超过地表水Ⅴ类标准,呈现有色有味状态,但有水生生物存在;当溶解氧大于6mg/L时,水体处于有氧状态,有机物降解和氨氧化速率显著增加。随着时间的推移,水中好氧微生物逐渐繁殖和生长,水中过剩的营养物质就会被这些微生物吃掉,差不多一周左右的时间,水体就会逐渐变得清澈,就能通过大自然的力量治愈大自然的污染问题。其实现技术是通过当接收到日光照射时,可见光敏感材料会迅速产生光生空穴(h+)与光生电子(e-),二维材料可以抑制h+和e-的复合,h+与H2O反应生成羟基自由基(·OH),e-与O2反应生成·O2-。而h+、·OH与·O2-统称为活性氧物质,该物质能氧化分解有机污染物,破坏细胞膜从而达到杀菌目的。
但是,应用于实际的污水治理中,石墨烯光催化网的处理效果较缓慢,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石墨烯光催化网的污水处理方法,使用石墨烯光催化网进行污水的净化处理,利用石墨烯光催化网较大的比表面积增大与污水的接触面积,并利用石墨烯光催化网的光催化作用分解污水中的有害物质,提高污水处理效果和处理效率。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基于石墨烯光催化网的污水处理方法,所述污水处理方法如下:
选取水流流速≤4m/s的被污染水源地,将水面漂浮物打捞干净;
将石墨烯光催化网平铺于水面,再将石墨烯光催化网两端固定,进行污水治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财经大学,未经浙江财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116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