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道米塞斯应力监测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12189.9 | 申请日: | 2019-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813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施宁;刘冰;白路遥;蔡永军;马云宾;李亮亮;孙万磊;孟令新;陈世云;曹燕;郑海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L5/00 | 分类号: | G01L5/00;G01L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贾敏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力监测 传感器 外壁 应力监测系统 管道标志 振弦 焊接 油气管道监测 保护结构 供电单元 环向设置 激励线圈 监测管道 间隔均匀 紧固螺母 通讯电缆 通讯模块 轴向应力 采集器 固定片 上位机 外护管 弹簧 地轴 端块 环向 贴合 | ||
1.一种管道米塞斯应力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五个应力监测传感器(1)、通讯电缆(2)和管道标志桩(3),其中,
所述管道标志桩(3)内设置有供电单元(31)、采集器(32)、通讯模块(33)和保护结构(34),所述采集器(32)适于采集管道(4)的环向应力值和轴向应力值,且将采集到的所述应力值通过所述通讯模块(33)传输至上位机,所述供电单元(31)适于为所述采集器(32)和所述通讯模块(33)供电,所述保护结构(34)位于所述管道标志桩(3)下方的内部,适于保护所述采集器(32)和所述供电单元(31);
所述应力监测传感器(1)包括两个焊接基片(11)、两个端块(12)、两个固定片(13)、振弦(17)、外护管(18)、弹簧(14)、紧固螺母(15)和激励线圈(16),所述外护管(18)套装在所述振弦(17)上,且与所述振弦(17)固定,所述激励线圈(16)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外护管(18)上,所述振弦(17)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两个端块(12)内,所述两个端块(12)分别固定在所述两个焊接基片(11)上,所述两个焊接基片(11)分别固定在所述两个固定片(13)上,所述两个固定片(13)适于可变换曲率地贴合在管道(4)的外壁上,所述弹簧(14)套装在所述外护管(18)上,位于所述激励线圈(16)的一端与所述两个端块(12)中任一个端块(12)之间,所述弹簧(14)的一端与所述端块(1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紧固螺母(15)抵靠,所述外护管(18)的外壁上设置外螺纹,所述紧固螺母(15)与所述外护管(18)螺纹连接;
至少四个所述应力监测传感器(1)沿轴向方向间隔均匀地设置在所述管道(4)的外壁上,至少一个所述应力监测传感器(1)沿环向方向设置在所述管道(4)的外壁上;
所述通讯电缆(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激励线圈(16)和所述采集器(32)连接,适于将所述应力监测传感器(1)监测的应力上传到所述管道标志桩(3)的所述采集器(3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米塞斯应力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片(13)上设置有焊接定位槽(131),在将所述固定片(13)焊接到管道(4)的外壁上时通过所述焊接定位槽(131)确定所述固定片(13)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米塞斯应力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端块(12)中的任一个端块(12)均设置有凹槽,所述外护管(18)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两个端块(12)的凹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米塞斯应力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应力监测传感器(1)中的一个所述应力监测传感器(1)沿管道(4)的轴向方向安装在管道(4)的外壁上,适于监测管道(4)的轴向方向的应力;另外一个所述应力监测传感器(1)沿管道(4)的环向方向安装在管道外壁上,适于监测管道(4)环向方向的应力。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米塞斯应力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励线圈(16)的长度小于所述两个端块(12)之间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米塞斯应力的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励线圈(16)适于激励所述振弦(17)发生振动,并采集所述振弦(17)的频率通过所述通讯电缆(33)传送到所述采集器(3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米塞斯应力的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标志桩(3)还包括太阳能电池板(35),所述太阳能电池板(35)位于所述管道标志桩(3)的顶部,适于为所述供电单元(31)供电,所述管道标志桩(3)的外壁为玻璃钢结构,所述保护结构(34)套装在所述供电单元(31)和所述采集器(32)与所述管道标志桩(3)的外壁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1218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