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静压式液位计辅助船舶水尺读数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12211.X | 申请日: | 2019-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037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31 |
发明(设计)人: | 刘雅杰;谢小芳;万勇;王龙;冯良锋;周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能源检测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3B39/12 | 分类号: | B63B39/12 |
代理公司: | 33109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511447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静压式液位计 测量杆 读数装置 辅助船舶 船舶 水面 外壁 测量 吸盘 指针 船舶技术领域 船舶吃水 船舶水尺 底座铰接 读数误差 附加装置 人工肉眼 水尺刻度 外壁表面 吸盘连接 携带方便 对齐 底座 安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静压式液位计辅助船舶水尺读数装置及方法,涉及船舶技术领域。包括位于水面上方的船舶外壁、设置在船舶外壁表面的水尺,船舶外壁连接有吸盘,吸盘连接有底座,底座铰接有平台,平台连接有静压式液位计,静压式液位计的测量杆插入水面以下,平台连接有指针,指针与水尺刻度X对齐,设测量杆长度为L,静压式液位计测得水下深度为h,测量杆水面以上的长度为H,则H=L‑h,水尺读数为X‑H。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水尺计重人工肉眼读数误差大,使用附加装置操作不方便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有益效果为:船舶吃水测量安全、方便,提高了水尺读数的准确性。结构简单合理,携带方便,使用操作简单,适合在船舶水尺测量中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船舶吃水测量水尺读数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水尺计重是水运散装固态商品计重的通行做法。水尺计重包括船舶吃水的测定,压载水舱的测量,淡水、污水及船用燃油测量,港水密度、压载水密度测定,数据计算等几个主要步骤,其中船舶吃水的测定,即水尺读数,是水尺计重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常,水尺读数一般是人工肉眼读取,误差要求在10mm以内,而当风浪较大时会严重影响水尺读数的准确度。中国专利申请公布号CN103950519A,申请公布日2014年7月30日,名称为“用于船舶吃水测量的装置以及方法”的发明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改进的测量装置及方法。包括带刻度的有机玻璃管,有机玻璃管的上部连接有把手,把手处于水平的位置,把手上安装有活动手柄,活动手柄上固定连接有钢丝绳,有机玻璃管的顶端设置有钢丝绳穿入孔,钢丝绳通过钢丝绳穿入孔进入有机玻璃管内,并与设置在有机玻璃管底端的进水阀装置相连,进水阀装置包括底座螺母、轴套、弹簧、拉杆,底座螺母安装在有机玻璃管底部进出水口处,底座螺母上设置有水密胶圈,轴套通过水密胶圈与底座螺母水密连接,轴套与有机玻璃管内壁之间通过橡胶带密封,弹簧设置在轴套内,弹簧的下端抵住水密胶圈,弹簧的上端与拉杆相连,拉杆与钢丝绳相连,钢丝绳受活动手柄牵引而对进水阀装置的开关进行控制。该结构比较复杂,制造成本高,使用时需要进水阀进水,然后将测量装置取出水面,读取有机玻璃管内的水位高度,操作很不方便。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水尺计重人工肉眼读数误差大,使用附加装置操作不方便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读数方便,读取数值准确的静压式液位计辅助船舶水尺读数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静压式液位计辅助船舶水尺读数装置,它包括位于水面上方的船舶外壁、设置在船舶外壁表面的水尺,船舶外壁连接有吸盘,吸盘连接有底座,底座铰接有平台,平台连接有静压式液位计,静压式液位计的测量杆插入水面以下,平台连接有指针,指针与水尺刻度对齐。
作为优选,指针为条形片状,指针上表面与平台上表面齐平。
作为优选,平台连接有调节杆,调节杆包括伸缩杆Ⅰ调节螺母、伸缩杆Ⅱ,伸缩杆Ⅰ与平台铰接,伸缩杆Ⅱ与底座铰接,调节螺母分别与伸缩杆Ⅰ和伸缩杆Ⅱ螺纹连接。
作为优选,底座设有定位槽,吸盘固接有一字排布的连接螺杆和定位销,连接螺杆和定位销与定位槽插接,连接螺杆连接有固定螺母。
一种静压式液位计辅助船舶水尺读数装置的读数方法:选定水尺刻度X,底座与船舶外壁固定,静压式液位计的基线与水尺刻度X平齐,静压式液位计的测量杆插入水面以下,设测量杆长度为L,静压式液位计测得水下深度为h,测量杆水面以上的长度为H,则H=L-h,水尺读数为X-H。
作为优选,取若干次静压式液位计测得水下深度的平均值为静压式液位计测得水下深度h。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船舶吃水测量安全、方便,提高了水尺读数的准确性。结构简单合理,携带方便,使用操作简单,适合在船舶水尺测量中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连接示意图;
附图2为图1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能源检测研究院,未经广州能源检测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1221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上漂浮系统
- 下一篇:船舶下水用钢缆绳制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