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座椅的噪声主动控制系统及噪声主动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12241.0 | 申请日: | 2019-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677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帅仁忠;赵艳菊;刘韶庆;郭建强;宋士轲;孙召进;潘光亮;朱雷威;刘宗财;陈艳;张海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K11/178 | 分类号: | G10K11/178;B61D33/00;B64D1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李相雨 |
地址: | 26611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噪声 座椅 扬声器 主动控制系统 参考传感器 噪声控制器 噪声信号 主动控制 罩壳 噪声控制装置 消声信号 罩壳设置 抵消 采集 | ||
1.一种基于座椅的噪声主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座椅和噪声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噪声控制装置包括罩壳、扬声器、参考传感器和噪声控制器,所述噪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扬声器和所述参考传感器相连;所述参考传感器用于采集噪声信号,所述噪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噪声信号生成用于抵消所述噪声信号的消声信号,所述扬声器用于在所述罩壳内发出所述消声信号,所述罩壳设置在所述座椅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罩壳设置在所述座椅的靠背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罩壳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共振腔,每个所述共振腔内设置一个所述扬声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振腔设置在所述罩壳的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罩壳的内壁设置吸声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噪声控制器采用Dspace控制器。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传感器有多个,分别设置在所述座椅和所述罩壳上。
8.一种采用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座椅的噪声主动控制系统的噪声主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参考传感器采集噪声信号,并将所述噪声信号传输给噪声控制器;
所述噪声控制器根据所述噪声信号和预设的噪声主动控制算法生成消声信号,并将所述消声信号传输给扬声器;
所述扬声器在罩壳内发出所述消声信号,以使得所述消声信号与所述噪声信号在所述罩壳内发生叠加,降低所述罩壳内的噪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噪声主动控制算法根据公式w(n+1)=(1-α)w(n)+αxT(n)f(n),对所述噪声主动控制算法的权系数进行调整,其中,w(n+1)表示n+1时刻的所述噪声主动控制算法的权系数,w(n)表示n时刻的所述噪声主动控制算法的权系数,α表示所述噪声主动控制算法的收敛系数,x(n)表示n时刻的所述噪声信号,xT(n)表示n时刻的所述噪声信号的转置,f(n)表示n时刻的滤波器系数;其中,f(n)是根据x(n)从滤波器系数合集中进行选择,所述滤波器系数合集是预先建立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器系数合集通过如下方式获得:
在多种典型工况下,分别采集获得所述参考传感器和误差传感器之间的第一传递函数;其中,所述误差传感器是预先配置的;
在静止工况下,采集获得所述扬声器和所述误差传感器之间的第二传递函数,并采集获得所述扬声器与所述参考传感器之间的第三传递函数;
根据所述多种典型工况下的第一传递函数、所述静止工况下的第二传递函数和第三传递函数,分别获得每种所述典型工况下的滤波器系数;
将每种所述典型工况下的滤波器系数与所述每种典型工况下的所述参考传感器获得的噪声信号的取值范围对应,获得所述滤波器系数合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1224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