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钯-铜系负载型亚纳米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12408.3 | 申请日: | 2019-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015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侯瑞君;孙克宁;杨秋辰;简洪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3/89 | 分类号: | B01J23/89;B01J35/02;C07C5/05;C07C1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1 | 代理人: | 郭伟红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催化剂 不饱和 负载型 亚纳米 铜系 脱除 制备 选择加氢催化剂 制备方法和应用 加氢转化 选择加氢 二烯烃 丁烯 炔烃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不饱和C4选择加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具体为一种钯‑铜系负载型亚纳米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催化剂由Pd、Cu和载体组成。本发明的催化剂用于选择加氢脱除C4炔烃和二烯烃,将不饱和C4分子通过加氢转化为丁烯,达到脱除不饱和C4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C4选择加氢过程的催化剂及其制备和应用。具体来讲,是一种亚纳米级双金属催化剂,以及在不饱和C4选择性加氢反应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石油催化裂化或者高温裂解中产生的低碳烯烃(C2-C4)是重要的有机原料,广泛应用于聚合生产塑料,三大有机材料的合成,以及精细化学品的合成。C4中的1-丁烯、2-丁烯和异丁烯是常见的聚合单体,然而,裂解C4馏分中含有一定量的双烯烃和炔烃,会严重影响后续单烯烃的聚合反应,如毒害催化剂,影响反应速率,降低产品质量,危害生产安全等,因此需要对工业原料气进行严格的脱炔、脱双烯烃处理。在众多脱除不饱和C4分子的方法中,选择性加氢的路线方法简单,而且可以将杂质转化为反应所需要的单烯烃,最常见于工业生产中。
目前Pd基催化剂被广泛应用于工业选择加氢过程中。但是其活性组分主要为贵金属,储量少,成本高,选择性低。此外,金属Pd与C4原料中的烯炔烃和双烯烃发生络合作用,导致钯从催化剂载体上溶解和流失,缩短催化剂寿命。为了改善催化剂的性能,通常在催化剂中添加第二种金属对Pd进行修饰,形成二元双金属催化剂,以提高催化剂的性能。据文献报道,Pd-Ag(Stud Surf Sci&Catal 1993,75,2305-2308)、Pd-Au(CatalLett1997,45(3-4),177-186、Surf Sci 2005,592(1),169-181和J Catal 2013,297(12),79-92)和Pd-Sn(Fuel Process Tech 2014,120(2),113-122,J PhysChem C 2018,122(11),6005-6013),双金属催化剂均可提高烯烃的选择性,然而,大部分二元金属的添加多是以降低活性为前提来提高选择性,这就相应降低了单位质量金属Pd的催化活性,间接提高了催化剂成本(评价标准:综合成本因子α=单位质量催化剂成本/催化活性,Top Catal,2015,58,240)。前期实验结果表明,采用Cu修饰Pd基催化剂,既可以保持或提高原有Pd催化剂的活性,又可以大幅提高其选择性;同时Cu金属的成本相对较低,因此PdCu催化剂是极具潜能的工业催化剂。
CN 105727990 A公开了一种钯-铜系负载型加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采用带羟基的联吡啶衍生物的有机溶液浸渍Al2O3系载体,经干燥后再用Pd、Cu的混合阳离子溶液浸渍,该制备方法克服了浸渍液表面张力及溶剂化效应对钯-铜的分散的不利影响,制备的催化剂,更利于形成钯-铜合金,催化剂具备优异的活性、选择性及抗结焦性能。
CN105727991A/B公开了一种一种钯-铜系负载型加氢催化剂,该催化剂为合金型双金属催化剂,采用CN 105727990 A所公开的方法制备而成。所述催化剂中Pd含量为0.01~0.5%,Cu含量为0.02~1%,Cu/Pd摩尔比1~10。
以上所报道的PdCu系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是为了形成Pd-Cu合金。Pd-Cu合金对C4选择加氢的选择性调变作用有限,且合金中Pd含量较高,合金颗粒较大,分散度较小,对催化剂成本(综合成本因子)的影响非常小。此外,以上专利所公开的Pd-Cu系催化剂主要应用于C2-C3馏分的选择加氢反应,C4的选择加氢反应所涉及到的分子和反应更多、更复杂,不能将C2-C3选择加氢催化剂直接应用于C4体系中。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124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