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面向小型设备的太阳能-氢燃料电池野外充电桩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12417.2 | 申请日: | 2019-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061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张自超;韩宇;王术波;王广琦;杜楠楠;孟灏;曹毅;周宁;李夜宸;王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L53/31 | 分类号: | B60L53/31;B60L53/51;B60L53/53;B60L53/54;H02J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安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48 | 代理人: | 李彬;徐林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桩 氢燃料电池 水箱 铅蓄电池 氢气生成 小型设备 电源输出接口 太阳能电池板 氧气生成装置 装置连接 储氢罐 输出端 连通 太阳能 储气罐 进气口 野外 户外电子设备 输出端连接 发电功率 野外作业 电动车 出气端 进气端 输氢管 体积小 充电 田间 保证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向小型设备的太阳能‑氢燃料电池野外充电桩。该充电桩包括太阳能电池板、铅蓄电池、水箱、储氢罐、氢燃料电池、电源输出接口和充电桩外壳;太阳能电池板的输出端分别与铅蓄电池,以及水箱内的氧气生成装置和氢气生成装置连接;铅蓄电池的输出端分别与水箱内的氧气生成装置和氢气生成装置连接;电源输出接口设置在充电桩外壳上,并与氢燃料电池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水箱的氢气生成装置通过输氢管与储气罐的进气端连通;所述储氢罐的出气端与氢燃料电池连通,所述氢燃料电池上设有进气口。本发明充电桩体积小,保证了发电功率的同时,成本相较传统充电桩低,可供户外电子设备、田间/野外作业无人机、电动车等小型设备充电。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混合燃料电池充电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面向小型设备的太阳能-氢燃料电池野外充电桩。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科技飞速发展,各种充电设备日新月异,其中,尤其是移动电源的发展更为迅速。移动电源(Mobile Power Pack,MPP),也叫充电宝、旅行充电器等,是一种集供电和充电功能于一体的便携式充电器,可以给手机、平板电脑等数码设备随时随地充电。一般由锂电芯(或者干电池,较少见)作为储电单元,使用方便快捷。但移动电源的安全隐患大,可储存电量极为有限,且移动电源采用的18650电芯和聚合物电芯都对环境有很大污染。
最近几年,国内外为给电动汽车提供电能,建设了充电基础设施,但都处于前期发展阶段,且建造成本高。充电基础设施是指为电动汽车提供电能补给的各类充换电设施,是新型的城市基础设施,包括各类集中式充换电站和分散式充电桩,主要有特斯拉充电装置等。但是这些充电基础设施不能设置在无电线电缆的地方,一般设置在城市中心或离城市较近的郊区,这是一大缺陷;且其也不太环保,不符合当今世界的发展主题。
太阳能、氢能等新型能源因其储量巨大、效率高、无污染、无排放等优势,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采用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等作为无污染绿色能源应运而生。但单纯采用太阳能或燃料电池,由于电源本身的特性,在充电桩设计中往往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来适应新能源系统的需求。目前国内外的主流研究方向集中于太阳能/氢能混合动力用于汽车或无人机方面,而面向诸如手机、电动自行车等小型设备的环保混合能源充电桩,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面向小型设备的太阳能-氢燃料电池野外充电桩,其采用清洁、环保的新型能源,充电桩体积小,保证发电功率的同时,成本相较传统充电桩低。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面向小型设备的太阳能-氢燃料电池野外充电桩,该充电桩包括太阳能电池板1、铅蓄电池2、水箱3、储氢罐4、氢燃料电池5、电源输出接口6和充电桩外壳7。
所述太阳能电池板1设置在充电桩外壳7的外部。
所述铅蓄电池2、水箱3、储氢罐4和氢燃料电池5设置在充电桩外壳7的内部;所述水箱3内设有氧气生成装置和氢气生成装置;所述太阳能电池板1的输出端分别与铅蓄电池2,以及水箱3内的氧气生成装置和氢气生成装置连接;所述铅蓄电池2的输出端分别与水箱3内的氧气生成装置和氢气生成装置连接;所述电源输出接口6与氢燃料电池5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水箱3的氢气生成装置通过输氢管33与储气罐4的进气端连通;所述储氢罐4的出气端与氢燃料电池5连通,所述氢燃料电池5上设有进气口51。
所述水箱3上设有与氧气生成装置连通的排气口31。
所述水箱3设有补水口32。
所述氢燃料电池5上设有水循环管52,所述水循环管52与水箱3连接。
所述储氢罐4的体积为1L。
所述水箱3的容量为2L。
所述太阳能电池板1设置在充电桩外壳7的外部顶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124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调节交流充电桩
- 下一篇:一种移动便捷的防水型电动汽车充电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