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路电信号转光纤通讯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12453.9 | 申请日: | 2019-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126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吴迪;张铮;张丽珍;陈成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B10/25 | 分类号: | H04B10/25;H04B10/2507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李庆 |
地址: | 2013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信号输出端 电信号输入端 光电转换模块 整定 光纤通讯系统 多路电信号 数据发送终端 数据接收终端 第二信号 复数 电磁干扰问题 光信号输出端 光信号输入端 传输过程 多路信号 传感器 通讯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路电信号转光纤通讯系统及方法,其中系统包括数据发送终端和数据接收终端,数据发送终端包括第一信号整定模块和第一光电转换模块,数据接收终端包括第二光电转换模块和第二信号整定模块;第一信号整定模块包括复数个第一电信号输入端和一第一电信号输出端,第一光电转换模块包括第二电信号输入端和光信号输出端;第二光电转换模块包括光信号输入端和第二电信号输出端,第二信号整定模块包括第三电信号输入端和复数个第三电信号输出端,第二电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三电信号输入端。本发明的一种多路电信号转光纤通讯系统及方法,可避免多路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电磁干扰问题,也可直接与传感器进行通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电通讯领域,尤其涉及多路电信号转光纤通讯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收集多路信号源进行长距离信号传输是工程中一个重要的问题。电信号是信号源中最常见的信号形式,当多路电信号需要同时进行长距离传输的时候,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电磁干扰的问题,对电信号传输精度有很高要求的时候,此问题会尤其地突出。此外,因为传输是电信号,当进行长距离信息传输的时候,需要大量的电缆进行信号传导,并且因为电压不一致和电流大小有变化,在传输过程中每隔一段距离就需要对电信号进行放大,信息传输成本和错误率都就会大大的增加。光纤通讯是现在主流的信号传输方式之一,相对于电缆信号传输,其具有传输频带宽、抗干扰性高和信号衰减小等特点,但是无法直接与传感器得到信号直接相连。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多路电信号转光纤通讯系统及方法,将多路电信号转化成光信号,通过光纤对光信号进行远距离传输,传输到目的地后,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可避免多路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电磁干扰问题,也可直接与传感器进行通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多路电信号转光纤通讯系统,包括一数据发送终端和一数据接收终端,所述数据发送终端包括一第一信号整定模块和一第一光电转换模块,所述数据接收终端包括一第二光电转换模块和一第二信号整定模块;所述第一信号整定模块包括复数个第一电信号输入端和一第一电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一光电转换模块包括一第二电信号输入端和一光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一电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电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二光电转换模块包括一光信号输入端和一第二电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二信号整定模块包括一第三电信号输入端和复数个第三电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二电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电信号输入端。
优选地,所述第一信号整定模块包括相互连接的一第一数模转换芯片和一第一串口转以太网传输模块,所述第一数模转换芯片连接所述第一电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一串口转以太网传输模块连接所述第一电信号输出端。
优选地,所述第一信号整定模块还包括至少一第一光耦,所述第一光耦连接于所述第一电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数模转换芯片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二信号整定模块包括一第二串口转以太网传输模块和复数个第二数模转换芯片,所述第二数模转换芯片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串口转以太网传输模块和复数个所述第三电信号输出端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二信号整定模块还包括至少一第二光耦,所述第二光耦连接于所述第二数模转换芯片与所述第三电信号输出端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一数模转换芯片与所述第一串口转以太网传输模块之间和第二串口转以太网传输模块与第二数模转换芯片之间分别采用485串口传输协议。
本发明的一种本发明所述的多路电信号转光纤通讯系统的多路电信号转光纤通讯方法,包括步骤:
S1:将复数路第一电信号输入所述第一信号整定模块对所述第一电信号进行整定,获得一路整定后电信号;
S2:将所述整定后电信号通过所述第一光电转换模块转换为一第一光信号;
S3:通过光纤将所述第一光信号传输给所述数据接收终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洋大学,未经上海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1245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