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温湿耦合燃气锅炉低氮燃烧系统及运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12938.8 | 申请日: | 2019-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790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卓建坤;时宇;吴逸凡;秦明臣;孙芳芳;姚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F23D14/02 | 分类号: | F23D14/02;F23D14/62;F23J15/06;F28C3/08;F23L1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张杰 |
地址: | 10008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收水器 温湿调节器 混合器 炉膛 燃烧器 凝聚 燃气锅炉 燃烧系统 温湿耦合 换热管 冷凝水 低氮 喷淋 对流受热面 高位储水箱 再循环风机 加湿空气 均流孔板 炉内燃烧 湿度调节 依次连接 助燃空气 降温管 迷宫式 氧分压 增湿管 减排 进风 喷入 水耗 烟气 烟温 加热 冷却 灵敏 送入 燃气 回收 进口 | ||
1.一种温湿耦合燃气锅炉低氮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氮燃烧系统包括燃气锅炉、相变凝聚收水器(4)、温湿调节器(7)和混合器(9);所述燃气锅炉包括依次相连的炉膛(2)和对流受热面(3);所述炉膛(2)内部前端设置有燃烧器;所述相变凝聚收水器(4)设置在所述对流受热面(3)和所述温湿调节器(7)之间,所述相变凝聚收水器(4)和所述对流受热面(3)之间分别设有烟风管路和换热工质管路相连;所述相变凝聚收水器(4)与所述温湿调节器(7)之间形成循环连接;所述温湿调节器(7)与所述混合器(9)相连;所述混合器(9)与所述相变凝聚收水器(4)和所述对流受热面(3)之间的烟风管路通过烟气再循环风机(6)相连,且所述混合器(9)与所述燃烧器相连;所述温湿调节器(7)、相变凝聚收水器(4)和对流受热面(3)之间设有换热工质管路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湿耦合燃气锅炉低氮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凝聚收水器(4)与所述温湿调节器(7)之间设置有高位储水箱(10)和高位水泵(11),所述温湿调节器(7)和所述相变凝聚收水器(4)之间的回路上设有低位储水箱(12)和低位水泵(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温湿耦合燃气锅炉低氮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器(9)包括进气管(91)、出气管(98)和设置在进气管(91)与出气管(98)之间的混合腔(97)以及设置在混合腔(97)上的再循环烟气入口管(93)和凝结水管(94);所述凝结水管(94)设置在混合腔(97)底部,且所述凝结水管(94)与所述低位储水箱(1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温湿耦合燃气锅炉低氮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91)、出气管(98)与所述混合腔(97)呈同轴设置的圆柱形,且所述混合腔(97)直径为所述进气管(91)直径的1.2~1.5倍;所述进气管(91)与所述混合腔(97)之间设有渐扩管(92)连接;所述再循环烟气入口管(93)从混合腔(97)的侧面环向切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温湿耦合燃气锅炉低氮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腔(97)外设有环形烟道(95),环形烟道(95)上均匀分布有若干烟气喷口(96),所述烟气喷口(96)连接所述环形烟道(95)和所述混合腔(9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温湿耦合燃气锅炉低氮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喷口(96)按设计流速50~60m/s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湿耦合燃气锅炉低氮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凝聚收水器(4)内依次设有相变换热管(41)、喷淋降温管排(42)和迷宫式收水器(43);所述喷淋降温管排(42)设置若干喷淋降温管,所述喷淋降温管倾斜布置,且所述喷淋降温管朝向所述相变换热管(41)一侧设置有若干喷淋口,所述喷淋口喷射方向朝向所述相变换热管(41)一侧且倾斜向上呈0~30°;所述迷宫式收水器(43)设置在所述相变凝聚收水器(4)出口,包括若干并列设置的V型或者工字型折流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湿耦合燃气锅炉低氮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湿调节器(7)入口为渐扩段内,所述渐扩段内设有若干均流孔板(73);所述温湿调节器(7)内还设有喷淋增湿管排(72)和鳍片换热管(71);所述鳍片换热管(71)靠近温湿调节器(7)出口段设置,所述喷淋增湿管排(72)朝向所述温湿调节器(7)入口倾斜布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1293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次预混炉头
- 下一篇:低氮氧化物排放的燃烧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