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蜂毒素作为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剂防治骨肉瘤的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13299.7 | 申请日: | 2019-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078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杨燕萍;王拥军;常君丽;胡少朴;阮红峰;王雯艺;支文兰;王晓波;梁倩倩;刘书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8/17 | 分类号: | A61K38/17;A61P35/00;A61P19/08;A61P35/0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中优律师事务所 31284 | 代理人: | 潘诗孟 |
地址: | 20003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蜂毒 作为 wnt catenin 信号 通路 抑制剂 防治 骨肉 用途 | ||
本发明公开了蜂毒素作为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抑制剂在制备防治骨肉瘤生长和转移药物中的用途。蜂毒素作为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抑制剂可用于预防和治疗骨肉瘤发生、发展、转移和耐药,可有效解决骨肉瘤患者死亡率高、存活时间短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具体涉及蜂毒素作为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抑制剂在制备预防和治疗骨肉瘤生长和转移药物的用途。
背景技术
骨肉瘤(Osteosarcoma,OS),是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以儿童/青少年多发。骨肉瘤临床早期以局部肿胀、持续性疼痛、活动受限为主要症状,其临床病理改变为发生骨质破坏,表现为溶骨性,该病程改变具有恶性度/异质性高、生长迅速、早期转移的特点,另外,由于骨肉瘤早期疼痛不明显,呈进行性改变,经常被误诊而延误诊治。近年来随着新辅助化疗等多样化综合疗法的运用,患者5年生存率提高至60%-70%,但10%-20%骨肉瘤患者在确诊时即为转移性,其5年生存率只有20%,手术治疗后80%的患者仍然出现转移。
由于骨肉瘤恶性程度高、发病因素复杂、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缺乏临床有效治疗药物,以及广泛存在的耐药,对患者、家庭及社会造成巨大的痛苦和经济压力,因此寻找一种毒副作用较小且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极为迫切。
蜂毒素(Melittin,Mel),又称为蜂毒肽、蜂毒多肽,为蜂毒的主要活性成分,其干重占蜂毒干重的55%以上,由26个氨基酸组成。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是一条在生物进化中极为保守的通路,与细胞生长分化密切相关,控制从果蝇到人类胚胎发育、细胞命运及组织器官形态形成,参与多种肿瘤发生发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希望提供一种预防和治疗骨肉瘤(osteosarcoma)发生、发展、转移、耐药的新方法,有效解决骨肉瘤患者死亡率高、存活期短的问题。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提出是基于:
1、确定了不同浓度蜂毒素处理骨肉瘤细胞143B和U2OS后,蜂毒素抑制骨肉瘤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1)通过CCK8试剂盒检测,发现蜂毒素剂量依赖性抑制骨肉瘤细胞存活率;
(2)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蜂毒素剂量依赖性使骨肉瘤细胞的细胞周期阻滞在S期;
(3)通过流式细胞仪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发现蜂毒素剂量依赖性促进骨肉瘤细胞凋亡;
2、确定了蜂毒素对小鼠体内骨肉瘤形成的影响:将143B细胞经皮下注射入裸鼠体内,建立皮下移植瘤模型,肿瘤瘤体内注射蜂毒素,观察肿瘤生长情况。研究发现肿瘤生长明显被抑制,表现为肿瘤体积和肿瘤重量的减少、ki67和Active Wnt/β-catenin阳性表达细胞减少。
3、通过Western blot检测active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确定了不同浓度蜂毒素处理骨肉瘤细胞143B和U2OS后,抑制了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活化。
4、通过siRNA沉默β-catenin后,用Western blot检测Activeβ-catenin蛋白表达,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发现si-β-catenin与蜂毒素联用可减少143B、U2OS细胞中Activeβ-catenin蛋白表达,蜂毒素与β-catenin沉默协同,加强对骨肉瘤细胞(143B和U2OS)存活率的抑制作用、促进骨肉瘤细胞(143B和U2OS)凋亡,进一步验证了蜂毒素可通过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发挥抗骨肉瘤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未经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132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