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厚规格高耐磨性钢板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13355.7 | 申请日: | 2019-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630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梁小凯;孙新军;刘清友;贾书君;黄涛;汪兵;陈小平;童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钢铁研究总院 |
主分类号: | C22C38/04 | 分类号: | C22C38/04;C22C38/02;C22C38/44;C22C38/46;C22C33/04;C21D8/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6 | 代理人: | 和欢庆;胡时冶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规格 耐磨性 钢板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厚规格高耐磨性钢板及其制造方法,属于合金钢技术领域,解决现有工艺生产成本高、易受设备限制、生产效率低、性能均匀性差及塑性差的问题。该钢板组成成分的质量百分比为:C:0.05‑0.5%;Mn:3.0‑5.0%;Si:1.0‑1.5%;Cr:0.20‑2.50%;Ni:0.20‑2.50%;Mo:0.10‑0.50%;V:0.01‑0.5%;S≤0.03;P≤0.03;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本发明所述钢板的厚度规格可达到400mm,钢板经轧制后,采用在线空冷淬火配分工艺,表面与心部硬度差不超过5%,组织性能均匀性好,满足厚规格耐磨钢板的需求。本发明所述钢板尤其适用于转载机、挖掘机及各种矿山机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合金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厚规格高耐磨性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耐磨钢板广泛应用于工作条件特别恶劣,要求高强度、高耐磨性能的工程、采矿、建筑、农业、水泥生产、港口、电力以及冶金等机械产品上,如刮板运输机、转载机、挖掘机、自卸车及各种矿山机械等。传统耐磨钢板主要采用低碳马氏体耐磨钢,通过淬火+低温回火工艺生产,产品满足国家标准(工程机械用高强度耐磨钢板GB/T 24186-2009);传统热处理生产工艺受淬火/回火设备的能力制约较大,生产效率低,尤其对于厚规格产品(80mm以上),生产难度很大,钢板表面和心部的均匀性较差,产品塑性难以满足用户需要。
现有技术中,有一种QP(空冷淬火配分)工艺,QP工艺通过调控残余奥氏体可以显著改善钢铁材料的力学性能。目前,汽车用薄板通过空冷淬火配分工艺可以生产QP钢,QP钢具有高强度的同时,还具有良好的塑性(高强塑积)。但目前QP工艺还未在厚规格钢板中开展研究或有效应用。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分析,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厚规格高耐磨性钢板及其制造方法,通过采用合适的成分设计及AQP工艺(在线空冷淬火配分工艺on line air cooling quenchingand Partitioning),可以得到一种兼具塑性及耐磨性的高均匀性厚规格耐磨钢板。解决现有工艺生产成本高、易受设备限制、生产效率低、性能均匀性差及塑性差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厚规格高耐磨性钢板,其化学成分以质量百分比计为,C:0.05-0.5%;Mn:3.0-5.0%;Si:1.0-1.5%;Cr:0.20-2.50%;Ni:0.20-2.50%;Mo:0.10-0.50%;V:0.01-0.5%;S≤0.03;P≤0.03;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
进一步地,钢板的化学成分以质量百分比计为,C:0.12-0.32%;Mn:3.9-4.62%;Si:1.23-1.29%;Cr:0.51-0.91%;Ni:0.51-1.51%;Mo:0.30-0.40%;V:0.05-0.2%;S≤0.03;P≤0.03;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
进一步地,钢板的组织为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
进一步地,钢板的组织中残余奥氏体的体积分数为10-20%。
进一步地,钢板的表面硬度为HB360-600,且其心部硬度不低于表面硬度的95%。
进一步地,钢板的厚度规格为40-400mm。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厚规格高耐磨性钢板的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对厚规格高耐磨性钢板的原料进行冶炼,精炼,板坯连铸或者模铸;
步骤2:连铸坯或铸锭开坯后,加热并保温后进行轧制;
步骤3:进行钢板在线空冷淬火配分。
进一步地,步骤1中,采用转炉或电炉冶炼,炉外精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钢铁研究总院,未经钢铁研究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1335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