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工件加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13453.0 | 申请日: | 2019-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267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臼田宏;古川稔;只石健司;伊藤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小山 |
主分类号: | B23P23/04 | 分类号: | B23P2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件 加工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工件加工装置,其能够使用多个加工工具以多种角度相对于工件抵接地加工,并能够缩短工件的加工时间。在工件加工装置中具备:第1转动部件,其使设有第1加工工具、第1马达、第2加工工具以及第2马达的第1转动基部以第1轴线为中心进行转动;以及第2转动部件,其使设有第1转动基部和第1转动部件的第2转动基部以第2轴线为中心进行转动,从第1加工工具的加工点到第1轴线的距离、从第2加工工具的加工点到第1轴线的距离以及第1轴线与第2轴线之间的距离都相同,能够将第1加工工具的加工点和第2加工工具的加工点均设定于第2轴线上的位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驱动加工工具使其旋转从而对工件进行加工的工件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存在一种在加工材料等来制造零件时,使加工工具抵接于工件来进行预定的加工处理的工件加工装置。其中,为了去除因切断等产生的料口、毛刺,在制造铸件时毛刺去除加工是不可或缺的,开发出多种自动磨削毛刺等的毛刺去除用的自动设备。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43832号公报中记载了一种设置有第1加工工具和直径形成为比第1加工工具的直径小的第2加工工具的工件加工装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43832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专利文献1记载了一种对工件进行加工的工具在铅垂面内旋转的加工装置。在专利文献1所述那样的加工装置中,除了能够使工具的位置以铅垂方向移动、水平方向移动(X轴方向、Z轴方向)的方式进行直线移动之外,也能够使配置有工具的工作台进行转动。并且,在进行工件磨削的情况下,使工具抵接于工件的欲磨削的部位。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述那样的加工装置的结构中,在使工具抵接于工件时,若工具在铅垂面内转动而相对于工件的角度发生变化,则空间上的工具的加工位置(加工点)发生变化。为了使工具抵接于工件地进行加工,必须使工具的位置沿铅垂方向、水平方向直线移动。并且,当伴随工具沿铅垂方向、水平方向的直线移动而导致工具的移动时间变长时,加工一个工件的加工时间变长。此外,即使是能够使工件移动的加工装置,但每当工具的加工位置变化时,也要使工件移动并抵接于工具,因此产生工件的移动时间。
因此,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工件加工装置,即,能够使用多个加工工具以多种角度相对于工件抵接并进行加工,从而能够缩短工件的加工时间。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工件加工装置具有以下的结构。即,本发明是一种工件加工装置,其具备加工工具和用于保持作为加工对象的工件的工件保持部件,驱动该加工工具并使该加工工具旋转,使抵接于工件的所述加工工具中的加工点抵接于被工件保持部件保持的工件来对工件进行加工,该工件加工装置的特征在于,其具备:第1加工工具;第1马达,其驱动所述第1加工工具并使该第1加工工具旋转;第2加工工具;第2马达,其驱动所述第2加工工具并使该第2加工工具旋转;第1转动基部,在该第1转动基部设有所述第1加工工具、所述第1马达、所述第2加工工具以及所述第2马达;第1转动部件,其具有朝向水平方向的第1轴线,以该第1轴线为中心地使所述第1转动基部在铅垂面内转动;第2转动基部,在该第2转动基部设有所述第1转动基部和所述第1转动部件;以及第2转动部件,其具有朝向水平方向的第2轴线,以该第2轴线为中心地使所述第2转动基部在铅垂面内转动,从所述第1加工工具中的加工点到所述第1轴线的距离、从所述第2加工工具中的加工点到所述第1轴线的距离以及所述第1轴线与所述第2轴线之间的距离都相同,通过所述第1转动基部以所述第1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所述第1加工工具中的加工点和所述第2加工工具中的加工点均能够设定于第2轴线上的位置。根据该结构,能够以多种角度相对于工件抵接并进行加工,从而能够进行恰当的加工,并能够缩短工件的加工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小山,未经株式会社小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134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