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调式刹车片磨损报警线束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15579.1 | 申请日: | 2019-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114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张思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思超 |
主分类号: | F16D66/02 | 分类号: | F16D66/02;F16D6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条形键槽 限位键 刹车片背板 刹车片磨损 刹车片 锁紧环 插孔 绝缘导向销 报警线束 铜线 可调式 螺纹孔 报警感应 电子线束 磨损极限 线束插头 一体成型 用户需要 中心重合 连接端 插接 底面 销孔 匹配 摩擦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式刹车片磨损报警线束组件,包括开设有销孔的刹车片摩擦块和刹车片背板、线束插头以及铜线,铜线另一端外侧插接有绝缘导向销,绝缘导向销后端外侧还一体成型有锁紧环,锁紧环底面固定有一组条形限位键,锁紧环上还开设有一组插孔,刹车片背板上还开设有三组与条形限位键相匹配的条形键槽,且三组条形键槽深度不同,条形键槽深度最大值与条形限位键厚度相当,刹车片背板上还开设有三组与插孔相对应的螺纹孔,且当条形限位键插入某一组条形键槽内后,插孔能够恰好与相应的螺纹孔中心重合。本发明解决了目前的的刹车片磨损报警感应电子线束的刹车片连接端不方便根据用户需要调节刹车片的磨损极限值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刹车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调式刹车片磨损报警线束组件。
背景技术
汽车的刹车系统中,刹车片是最关键的安全零件,所有刹车效果的好坏都是刹车片起决定性作用,刹车片上安装有一个报警器,当汽车制动盘与刹车片的摩擦块磨损接触到报警线,刹车系统会准确报警提示。解决了通常利用刹车片磨损后刹车油位下降,等待下降到一定位置时手刹灯才会常亮(放了手刹也亮)才能提示检修或更换刹车片。此装置的投入使用大大提高了信息传递的时效,提升了整车的驾乘舒适性及安全行车性能。
现有的刹车片磨损报警感应电子线束的刹车片连接端,一般采用螺钉或者其他锁紧件直接固定在刹车片的安装槽内,这样的固定式安装结构使得刹车片的磨损厚度值成为定值,并不方便根据用户需要调节刹车片的磨损极限值,存在一定使用局限性。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调式刹车片磨损报警线束组件,解决了目前的的刹车片磨损报警感应电子线束的刹车片连接端采用固定式安装结构,使得刹车片的磨损厚度值成为定值,不方便根据用户需要调节刹车片的磨损极限值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式刹车片磨损报警线束组件,包括开设有销孔的刹车片摩擦块和刹车片背板、线束插头以及铜线,所述刹车片背板固定设置在摩擦块后侧端,所述铜线弯折成两束,且所述线束插头的两个接线端分别与弯折后两束的自由端相连,所述铜线另一端外侧插接有绝缘导向销,所述绝缘导向销内部开设有一组导向孔,所述铜线弯折后两端分别插入一个导向孔内,使得铜线的连续端置于导向孔前端,所述绝缘导向销后端外侧还一体成型有锁紧环,且所述绝缘导向销插入销孔后,使得锁紧环紧贴刹车片背板背面,所述锁紧环底面固定有一组条形限位键,且该组两个所述条形限位键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锁紧环上还开设有一组插孔,该组两个所述插孔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刹车片背板上还开设有三组与条形限位键相匹配的条形键槽,且三组所述条形键槽深度不同,所述条形键槽深度最大值与条形限位键厚度相当,所述刹车片背板上还开设有三组与插孔相对应的螺纹孔,且当所述条形限位键插入某一组条形键槽内后,插孔能够恰好与相应的螺纹孔中心重合。
优选的,所述铜线处于线束插头和绝缘导向销之间的裸露部分外侧包裹有绝缘套。
优选的,所述绝缘套两端分别于线束插头和绝缘导向销连接处均紧密配合有防脱落保护套。
优选的,两个所述插孔连接成的直线与两个所述条形限位键连接成的直线相互垂直,且相邻两组所述条形键槽之间夹角为60°。
优选的,相邻两组所述条形键槽深度之差为1mm。
优选的,所述绝缘导向销侧壁还开设有观察口。
优选的,所述锁紧环底面四周还粘接有防松胶垫。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调式刹车片磨损报警线束组件,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思超,未经张思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155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