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PLC的小型污水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15620.5 | 申请日: | 2019-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531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方群霞;杨超;陆大同;梁进;黄忠仕;韦红美;覃康;梁金夏;何军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百色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C02F9/04;G05B19/05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岚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24 | 代理人: | 郭智 |
地址: | 533000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plc 小型 污水处理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系统,具体涉及基于PLC的小型污水处理系统,包括PLC和摄像头,与PLC相连的用于检测系统故障的故障检测模块,与PLC相连的用于根据故障检测模块检测结果进行断电保护的断电保护模块,与PLC相连的用于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模块,与无线通信模块相连的用于检测处理后水质的水质检测模块,摄像头拍摄的监控视频经视频编码器编码后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发送给PLC,与无线通信模块相连的用于显示水质检测模块检测结果及监控视频的手持终端;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能对污水处理过程进行透明化监管、无法自动对絮凝剂的量进行选择的缺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系统,具体涉及基于PLC的小型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是为使污水达到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按污水来源分类,污水处理一般分为生产污水处理和生活污水处理。
污水处理站的作用是对生产、生活污水进行处理,以达到规定的排放标准,是保护环境的重要设施。要使这些污水处理站真正发挥作用,还需要靠严格的排放制度和管理体系保证。现代污水处理技术按处理程度划分,可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处理,一般根据水质状况和处理后水的去向来确定污水处理程度。
目前,对污水处理过程的透明化、智能化程度低,监管不便,操作维护不便。此外,无法自动对絮凝剂的量进行选择,导致很多时候使用过量的絮凝剂对污水进行处理,处理效果不佳且对絮凝剂是一种浪费。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发明提供了基于PLC的小型污水处理系统,能够有效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能对污水处理过程进行透明化监管、无法自动对絮凝剂的量进行选择的缺陷。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基于PLC的小型污水处理系统,包括PLC和摄像头,与所述PLC相连的用于检测系统故障的故障检测模块,与所述PLC相连的用于根据故障检测模块检测结果进行断电保护的断电保护模块,与所述PLC相连的用于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相连的用于检测处理后水质的水质检测模块,所述摄像头拍摄的监控视频经视频编码器编码后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发送给PLC,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相连的用于显示水质检测模块检测结果及监控视频的手持终端,与所述PLC相连的用于对编码后的监控视频进行解码的视频解码器,与所述PLC相连的用于显示水质检测模块检测结果及监控视频的显示模块;
还包括絮凝剂选择系统,所述絮凝剂选择系统包括主管、检测箱和储料箱,所述主管通过第一连管与检测箱连通,所述第一连管上设有电动阀门,所述检测箱内部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底部固定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与隔板之间固定有第一称重传感器,所述支撑杆通过连杆与检测箱内壁固定,所述隔板上固定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固定有滤纸,所述隔板内部设有加热管,所述隔板位于加热管旁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检测箱内底部设有盛装盆,所述盛装盆底部与检测箱底部之间固定有第二称重传感器,所述盛装盆内壁固定有pH传感器;
所述主管通过第二连管与储料箱连通,所述第二连管内顶部固定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顶部设有第二挡板,所述储料箱侧面固定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杆体贯穿储料箱侧壁并与第二挡板固定,所述第一挡板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挡板上设有第三通孔。
优选地,所述加热管外设有防水外壳。
优选地,所述储料箱内部装有絮凝剂。
优选地,所述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均呈圆形,所述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大小相等。
优选地,所述第二挡板底部边缘设有密封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百色职业学院,未经百色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1562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