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湍流强度可控的湍流发生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16050.1 | 申请日: | 2019-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808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张欣;王跃;秦思雨;曹家皓;王妍陶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1/12 | 分类号: | G01N3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诚辉律师事务所 11430 | 代理人: | 王玉 |
地址: | 10004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湍流 定容燃烧弹 双输出轴电机 湍流发生装置 单缸发动机 柔性联轴器 活塞 数字调频 分流腔 电机带动 模拟实验 气流通过 气体管道 气体管路 试验设备 传统的 可调节 可控的 通气孔 中心处 可控 射流 紧凑 应用 保证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调节湍流强度的湍流发生装置,应用于定容燃烧弹试验设备中。该装置由单缸发动机(1),柔性联轴器(2),气体管道(3),分流腔(4),定容燃烧弹(5),双输出轴电机(6)和数字调频器组成。电机带动单缸发动机活塞往复运动,通过气体管路产生射流在定容燃烧弹中心处发生碰撞,从而在中心部位形成各向同性的湍流环境;通过调节数字调频器来控制双输出轴电机转速进而控制湍流强度的大小。与传统的湍流发生装置相比,本装置可产生可控且各向同性的稳定湍流;双输出轴电机通过柔性联轴器可以使两台单缸发动机同步且稳定的运动,使整体结构紧凑;分流腔保证活塞往复运动过程中的气流通过定容燃烧弹连通气孔时速度和流量相同,进一步提高模拟实验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定容燃烧弹湍流发生装置。
背景技术
湍流燃烧是目前研究燃料燃烧特性的热点及难点问题,能够在定容燃烧弹中形成较好的各向同性的湍流场是研究湍流燃烧的基础,现有的定容燃烧弹内的湍流产生装置中产生的湍流强度可控性差,湍流均匀性较差。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用于定容燃烧弹的湍流产生装置。
中国专利申请CN106370771A公开了一种实现湍流火焰和冲击波的可视化定容燃烧试验装置及方法,其中的湍流发生装置通过在定容燃烧弹弹体横断面上加装不同孔径和孔隙率的孔板,来实现不同强度的湍流。此种孔板式的湍流产生装置的孔板连接杆与定容燃烧弹之间存在纵向位移,密封难度较高,在燃烧压力较高时易出现气体泄漏问题,并且此种装置内湍流强度随着时间推移而衰减,对点火时刻的控制精度要求较高。
中国专利申请CN105352736A公开了一种湍流强度和位置可控的测试定容弹及控制方法,其中的湍流发生装置为均布的九个轴流风扇(产生平行于转轴方向的湍流),且分别由电机驱动,通过风扇不间断转动在定容燃烧弹中心形成湍流环境。但此种风扇式的湍流产生装置结构较为复杂,加工难度大,并且电动机、风扇之间连接轴与定容燃烧弹之间存在旋转运动,存在密封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定容燃烧弹内湍流发生装置,该装置可以在定容燃烧弹内形成近似各向同性并且湍流强度可控的湍流。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应用于定容燃烧弹设备内,由单缸发动机,气体管道,分流腔,定容燃烧弹,数字变频器,柔性联轴器和双输出轴电机构成。通过调节数字调频器控制双输出轴电机的转速;双输出轴电机通过联轴器与两个相同的单缸发动机相连,并为其提供驱动;单缸发动机通过气体管道与分流腔连通,分流腔通过气体管道与定容燃烧弹连通。单缸发动机利用活塞往复运动,使得气体在整个系统中产生流动,通过气体管路产生射流在定容燃烧弹中心处发生碰撞,从而在定容燃烧弹中心部位形成湍流环境,通过调节外接的数字调频器来控制双输出轴电机转速进而控制湍流强度的大小。
所述的定容燃烧弹(5)为对称结构,内部结构近似于球形。这种对称结构可以使定容燃烧弹(5)中心部位得到更好的各向同性的湍流场。
所述分流腔为一个半圆球形的腔体,其作用是将单根气体管道(3-a)分成对称布置的4根气体管道(3-b),同时具有均分气体、减小气体能量损失和缓解压力波动的作用。
所述的驱动发动机方式为采用双输出轴电机(6)通过柔性联轴器(2)连接驱动。两台相同的单缸发动机(1)分别布置在双输出轴电机(6)左右两侧,双输出轴电机(6)通过联轴器(2)与两个相同的单缸发动机(1)相连;双输出轴电机(6)通过联轴器(2)为单缸发动机(1)提供驱动,保证两个单缸发动机转动同步,使传动系统更加紧凑,降低系统运行的振动,而且对电动机和单缸发动机的连接轴具有缓冲保护作用。单缸发动机(1)在双输出轴电机(6)驱动下作活塞往复运动,使得气体在气体管路产生的抽吸作用,形成射流并在定容燃烧弹(5)中心处发生碰撞,从而在定容燃烧弹(5)中心部位形成各向同性的湍流环境。通过调节外接的数字调频器(7)来控制双输出轴电机(6)转速进而调节湍流强度的大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通大学,未经北京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160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