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放射性气体取样装置及其取样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16196.6 | 申请日: | 2019-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131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陈伟忠;李鹏;楚建伟;刘子涛;王柱;张术勇;黄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山核电合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22 | 分类号: | G01N1/22 |
代理公司: | 深圳鼎合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81 | 代理人: | 廖金晖;彭家恩 |
地址: | 529228 广东省江门市台山市赤溪镇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放射性 气体 取样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放射性气体取样装置及其取样方法,包括取样管线、取样泵、取样容器以及具有至少4个工作口的多通阀,取样容器上且靠近进气口处安装有压力表,取样管线具有进气取样管线和出气取样管线,多通阀具有第一工作口、第二工作口、第三工作口和第四工作口;取样泵为隔膜真空泵,且其一端连接进气取样管线,另一端连接多通阀的第一工作口,取样容器的进气口连接第二工作口,取样容器的出气口连接第三工作口,第四工作口连接出气取样管线。本申请的取样装置,能够取样含有易爆气体的放射性气体,能够在取样前进行保压检测,在取样过程中实时监测取样情况,保障了取样环境的安全性,也增加了取样气体的样本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核电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放射性气体取样装置及其取样方法。
背景技术
在核电站及相关核工业中,涉及核反应堆或与放射性介质接触的气体往往具有放射性,一回路冷却剂会采用氢气覆盖的模式来抑制水的辐照分解,提供一个还原性的氛围。这些含氢气的气体会被吹扫到TEG(废弃处理系统)、RPE(核电排气和疏水系统)等容器系统中,在前沿的核电技术设计中,为保证这些系统中的放射性气体不外泄,多数系统都采用了负压设计。但是为了确保万无一失,需要按照相关技术质量和工业安全要求,对这些气体进行取样检测。
当前气体取样方法主要分为在线取样和离线取样,在线取样管线冗长,且微负压的设计让管线中的气体流动性较差,测量仪器采取到具有代表性的气体样品耗时较长。离线取样距离容器较近,需借助取样装置将气体牵引至取样气瓶中,目前市场有一种放射性气体离线取样装置,采用取样气瓶为取样容器,该设计结构较为简单,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以下几个问题:
1)该取样装置在使用前,无法进行气密性保压检测,按照工业安全要求,取样装置用于放射性气体,在使用前应当确保仪器的密封性和可靠性,而该装置无法保证取样过程中的放射性气体不泄露,一旦存在泄漏隐患,该取样装置将严重威胁到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2)在使用过程中,该装置无法辨识出气体样品是否经过抽气泵抽入进了取样气瓶内部,若取样系统是负压设计,抽气泵在启动后未能真正地抽取气体,而工作人员又未发现该问题,那么取样气瓶中的气体可能不具有代表性,大大影响了后续检测分析结果;
3)该取样装置仅适于普通放射性气体的取样,不能取样含有易爆气体的放射性气体,在核电工业中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放射性气体取样装置及其取样方法,能够在取样前进行气密性保压试验,在取样过程中辨识取样情况,且能够取样含易爆气体的放射性气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放射性气体取样装置,包括取样管线、取样泵、取样容器以及具有至少4个工作口的多通阀,取样容器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取样容器上且靠近进气口处安装有压力表,取样管线具有进气取样管线和出气取样管线,多通阀具有第一工作口、第二工作口、第三工作口和第四工作口;取样泵为隔膜真空泵,且其一端连接进气取样管线,另一端连接多通阀的第一工作口,取样容器的进气口连接第二工作口,取样容器的出气口连接第三工作口,多通阀的第四工作口连接出气取样管线。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快插接头和第二快插接头,进气取样管线通过第一快插接头与取样泵连接,出气取样管线通过第二快插接头与多通阀的第四开口连接。第一快插接头与取样泵之间设有第一隔离阀,第二快插接头与多通阀的第四出口之间设有第二隔离阀。
进一步地,取样容器上的进气口和出气口处分别具有进气阀和出气阀,多通阀的第二工作口与取样容器的进气阀之间、第三工作口与取样容器的出气阀之间均设有容器快插接头。
进一步地,还包括外接电源插座、内置电源和整流器,取样泵通过电源线连接外接电源插座,内置电源与取样泵并联,外接电源插座处设有整流器,用于外接电源给内置电源充电时转换电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山核电合营有限公司,未经台山核电合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161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线路轨迹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双离合变速器的优化退挡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