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据同步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及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17091.2 | 申请日: | 2019-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167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罗庆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67/1095 | 分类号: | H04L67/1095;H04L67/1097;H04L69/22 |
代理公司: | 北京成创同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9 | 代理人: | 刘静 |
地址: | 开曼群岛大开曼***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 同步 方法 装置 计算 设备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同步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包括:对接收到的数据封装信息进行解析,以提取数据变化信息;基于数据变化信息,将对应的第一云存储设备的操作,映射为与第一云存储设备关联的第二云存储设备的操作;根据映射到第二云存储设备的操作,将第一云存储设备中待同步的数据同步至第二云存储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云计算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数据同步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与发展,云计算历经以虚拟化为基础的第一阶段,以基础设施资源服务化为基础、引入软件定义网络及软件定义存储等相关技术的第二阶段,以基础设施即服务、平台即服务、数据即服务融合为代表,糅合公有云及私有云而形成混合云能力的第三阶段。
目前,云计算正步入下一阶段:全面的多云阶段,即基于混合的、异构的多种公有云、专有云,形成全面云上的企业IT(Information Technology,信息技术)架构,实现业务系统的全分布,利用云的能力做跨云的分析。对多云系统而言,其要求数据存储在多种云之间同步,即数据要在公有云和公有云之间、公有云和专有云之间同步。
业界典型的数据同步技术Rsync(Remote synchronize,远程同步)虽可用于POSIX(Portable Operating System Interface of UNIX,可移植性操作系统接口)文件系统之间的数据同步,以及相同厂家且同一类型的存储之间的数据复制,但仍不支持跨存储类型的数据同步,也不支持不同厂家的两个公有云之间的数据同步,通常也不支持不同厂家的专有云与公有云之间的数据同步。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数据同步方法来优化上述处理过程。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同步方案,以力图解决或者至少缓解上面存在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数据同步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对接收到的数据封装信息进行解析,以提取数据变化信息;基于数据变化信息,将对应的第一云存储设备的操作,映射为与第一云存储设备关联的第二云存储设备的操作;根据映射到第二云存储设备的操作,将第一云存储设备中待同步的数据同步至第二云存储设备。
可选地,在根据本发明的数据同步方法中,对接收到的数据封装信息进行解析,包括:根据预设的解析协议对接收到的数据封装信息进行解析,解析协议包括协议类型、操作接口和传递参数中至少一个协议字段。
可选地,在根据本发明的数据同步方法中,基于数据变化信息,将对应的第一云存储设备的操作,映射为与第一云存储设备关联的第二云存储设备的操作,包括:基于数据变化信息中的源端操作对应行为,确定是否允许将对应的第一云存储设备的操作,映射为与第一云存储设备关联的第二云存储设备的操作;当源端操作对应行为指示确定允许时,以第一云存储设备为源端,第二云存储设备为目的端,建立相应的映射关系,以将第一云存储设备的操作映射为第二云存储设备的操作。
可选地,在根据本发明的数据同步方法中,根据映射到第二云存储设备的操作,将第一云存储设备中待同步的数据同步至第二云存储设备,包括:根据映射到第二云存储设备的操作,调用数据变化信息中的目的端执行函数句柄,基于第二云存储设备的运行环境,将第一云存储设备中待同步的数据同步至第二云存储设备。
可选地,在根据本发明的数据同步方法中,数据封装信息由第一云存储设备发布的数据变化消息封装生成,数据变化消息通过第一云存储设备的消息队列获取。
可选地,在根据本发明的数据同步方法中,还包括预先将第一云存储设备与第二云存储设备进行关联,预先将第一云存储设备与第二云存储设备进行关联,包括:接收第二云存储设备发出的关联请求,关联请求包括待关联的第一云存储设备的标识,第一云存储设备与第二云存储设备为已注册状态;对关联请求进行封装,以形成请求关联信息;将请求关联信息发送至通知管控设备,以指示通知管控设备对第一云存储设备与第二云存储设备进行关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未经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170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