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方便组装可调节缝隙的拦污栅及其制造和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17175.6 | 申请日: | 2019-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052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发明(设计)人: | 张朝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萃智水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15/06 | 分类号: | E02B1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天元***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板 卡槽 可调节缝隙 左连接板 拦污栅 连接卡 组装 拦污 按压 弹簧固定 弹簧收缩 两侧设置 右连接板 装置使用 左支撑架 固定槽 固定卡 弹簧 制造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方便组装可调节缝隙的拦污栅及其制造和使用方法,包括主体、第一连接板、右连接卡、左连接卡、第一固定卡、拦污架、右连接板和左连接板,所述主体左右的中心两侧设置有第一卡槽,所述主体的上下固定有第三卡槽,所述拦污架固定在第二卡槽和固定槽之间,所述左连接板连接在左连接卡的左侧,且左连接板后方设置有左支撑架。该方便组装可调节缝隙的拦污栅,设置有主体、第一卡槽、第三卡槽、第一连接板、弹簧和第二连接板,装置使用前,通过将第一连接板卡进第一卡槽和第三卡槽内,然后将弹簧固定在第一连接板的上方,之后通过按压第二连接板使弹簧收缩,将第二连接板也卡进第一卡槽内,实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的安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方便组装可调节缝隙的拦污栅及其制造和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繁荣昌盛,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的提高,生产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好,人们对自己时间的利用越来越苛刻,生活中,我们对于设备的要求越来越高,希望能够通过对设备的创新来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减少工作时间,提高使用效率,使之发挥出最大的价值,随着科技的发展,方便组装可调节缝隙的拦污栅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它的发展给人们在对河道污染治理时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其种类和数量也正在与日俱增。
目前市场上的拦污栅虽然种类和数量非常多,但是有这样的缺点,不方便进行组装,且拦污栅不能根据不同的河道情况调节拦污杆之间的缝隙,并且不能根据不同河道宽度进行调节,而且装置不方便进行固定,同时装置拦截的垃圾不方便进行回收,因此要对现在的拦污栅的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组装可调节缝隙的拦污栅及其制造和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不方便进行组装,且拦污架固定麻烦,并且拦污栅不能根据不同的河道情况调节拦污杆之间的缝隙,而且不能根据不同河道宽度进行调节,同时装置不方便进行固定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方便组装可调节缝隙的拦污栅,包括主体、第一连接板、右连接卡、左连接卡、第一固定卡、拦污架、右连接板和左连接板,所述主体内部左右两侧设置有第一卡槽,所述主体内部上下两侧固定有第三卡槽,所述第三卡槽侧边设置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一连接板安装在第一卡槽的内部,且第一连接板的上方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上方安装有第二连接板,且第二连接板的上方设置有固定槽,所述右连接卡设置在主体的右侧,且右连接卡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槽,所述左连接卡固定在主体的左侧,且左连接卡的内部设置有连接口,所述第一固定卡放置在连接口的内部,所述拦污架固定在第二卡槽和固定槽之间,且拦污架的底部设置有滑槽,拦污架的顶部设置有固定区,所述滑槽的上方连接有栏杆,且栏杆的顶部设置有固定卡槽,所述固定卡槽的内部连接有第二固定卡,且第二固定卡的设置在固定区,所述右连接板连接在右连接卡的右侧,且右连接板的后方固定有右支撑架,所述左连接板连接在左连接卡的左侧,且左连接板后方设置有左支撑架。
优选的,所述主体为矩形框体,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为“T”形支架,支架末端设置弹簧。
优选的,第一卡槽和第三卡槽分别位于主体侧边的中点。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板通过弹簧和第二连接板构成伸缩结构,且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距离等于第一卡槽的宽度,并且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与第一卡槽构成活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固定槽和第二卡槽形状相同,且固定槽的内部尺寸和拦污架的外部尺寸大小相同,并且固定槽和拦污架构成卡合结构,而且拦污架设置有四个,同时拦污架均匀分布在主体内部。
优选的,所述右连接卡和左连接卡构成卡合结构,且左连接卡的中心位置设置有连接口,并且连接口的半径和连接槽的半径相同,而且连接槽和第一固定卡构成伸缩结构。
优选的,所述滑槽和栏杆构成滑动结构,且栏杆的顶部镶嵌有固定卡槽,并且固定卡槽和第二固定卡为螺纹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萃智水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萃智水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171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土壤坡面排水方法
- 下一篇:一种隔水套管平台的搭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