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风嫁接杨梅树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17613.9 | 申请日: | 2019-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011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杜增华;孔德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屏县华祥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30 | 分类号: | A01G2/30;A01G2/38;A01G2/35;A01C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62200 云南省红河哈***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穗 杨梅 砧木 防风 嫁接 枝条 树龄 斜口 备用 果树嫁接 接穗选择 平直切面 长度比 嫁接的 阴凉处 砧木接 截取 口合 老枝 平直 切出 下端 成活率 树冠 切除 对准 外围 保存 生长 健康 | ||
本发明涉及果树嫁接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防风嫁接杨梅树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选取台木和接穗:在三月中旬或九月上中旬,选取接穗,接穗选择10年树龄左右的杨梅树,选择树冠外围中上部健康的1‑3年生老枝,挑选粗细合适的枝条,截取下10‑15厘米左右长度的枝条作为接穗,阴凉处保存备用,在生长旺盛的杨梅树中选树龄五年左右的作为台木。该防风嫁接杨梅树的方法,接口要平直,在砧木斜口下端切一3厘米的接口备用,再将接穗从下向上切除一条长度比台木斜口长约3厘米的穂皮,在接穗另一面切出6厘米的平直切面,将接穗对准砧木接嫁口合上,把多出接穗皮延砧木斜面往下插入斜面下端的切口内,使得嫁接的成活率大大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风嫁接杨梅树的方法。
背景技术
嫁接,是植物的人工繁殖方法之一,即把一种植物的枝或芽,嫁接到另一种植物的茎或根上,使接在一起的两个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株,嫁接的方式分为枝接和芽接,嫁接是利用植物受伤后具有愈伤的机能来进行的,嫁接,也就是无性繁殖中的营养生殖的一种,嫁接时应当使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接穗成活,接上去的枝或芽,叫做接穗,被接的植物体,叫做砧木或台木,接穗时一般选用具2到4个芽的苗,嫁接后成为植物体的上部或顶部,砧木嫁接后成为植物体的根系部分,嫁接时,使两个伤面的形成层靠近并扎紧在一起,结果因细胞增生,彼此愈合成为维管组织连接在一起的一个整体,这就是嫁接的原理。
中国专利CN104542008A提出了一种东魁杨梅短穗嫁接方法,该方法嫁接的杨梅防风能力较差,在嫁接时成活率较低,因为传统的杨梅树嫁接方法在嫁接后的防风方面做得不是很好,选择的接穗过大和嫁接方式上导致接穗在风中动摇损伤嫁接部分的连接,导致连接断开,连接面无法长成一体,嫁接失败,故而提出一种防风嫁接杨梅树的方法。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风嫁接杨梅树的方法,具备防风等优点,解决了传统的杨梅树嫁接方法在嫁接时成活率较低,因为传统的杨梅树嫁接方法在嫁接后的防风方面做得不是很好,选择的接穗过大和嫁接方式上导致接穗在风中动摇损伤嫁接部分的连接,导致连接断开,连接面无法长成一体,嫁接失败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防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风嫁接杨梅树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取台木和接穗:在一月上旬到二月下旬萌芽前,选取接穗,接穗选择10年树龄左右的杨梅树,选择树冠外围中上部健康的1-3年生老枝,挑选粗细合适的枝条,截取下10-15厘米长度的枝条作为接穗,阴凉处保存备用,在生长旺盛的杨梅树中选树龄五年左右的作为台木;
2)处理台木和接穗,将台木的萌发的新芽去除,剔去嫁接部分的多余枝芽,在离地面50一60厘米处将台木切成45度的斜口,在斜口顶端处延树杆向下切一6厘米接口,接口要平直,在砧木斜口下端切一3厘米的接口备用,再将接穗从下向上切除一条长度比台木斜口长约3厘米的穂皮,在接穗另一面切出6厘米的平直切面,将接穗对准砧木接嫁口合上,把多出接穗皮延砧木斜面往下插入斜面下端的切口内;
3)在嫁接处的外部包裹塑料薄膜并扎紧,每三天在嫁接处和长条形剥皮处喷洒灭菌剂,持续半个月;
4)在嫁接完成45天后开始观察接穗抽芽情况,将抽芽处的薄膜破开,整理出供抽芽生长的空洞;
5)嫁接完成两个月后对台木根部施补偿肥料。
优选的,所述台木应种植在土壤pH值5-7的肥沃区域,所述接穗的母树选择品种优良且无病虫害的健康杨梅树。
优选的,所述接穗采集后应放置在阴凉处放置2-4天,在采集接穗后在接穗的切口喷洒灭菌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屏县华祥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石屏县华祥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1761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