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充电输出接口的电焊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18201.7 | 申请日: | 2019-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047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杨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劳士顿焊接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9/10 | 分类号: | B23K9/10;H02J7/06;H02J7/02;H02J7/00;H02J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李卫节 |
地址: | 3175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焊机 充电输出接口 次级绕组 主电源电路 充电单元 控制电路 逆变焊机 电焊 输出 变压器 充电器 变压器初级绕组 高频交流信号 充电功能 充电回路 充电信号 输入转换 输入相 交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充电输出接口的电焊机,包括主电源电路、变压器、逆变焊机控制电路、充电单元和充电输出接口,其中,所述主电源电路与交流输入相连接,用于将交流输入转换为高频交流信号输出到变压器初级绕组;所述变压器至少设置作为电焊机回路的第一次级绕组和作为充电回路的第二次级绕组;所述逆变焊机控制电路与所述第一次级绕组相连接,用于输出电焊信号;所述充电单元与所述第二次级绕组相连接,用于通过所述充电输出接口输出充电信号。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在不改变现有电焊机的体积情况下,仅增加约原充电器四分之一的成本,实现电焊和充电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逆变电焊机及蓄电池充电电路,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充电输出接口的电焊机。
背景技术
在民用电焊机用户群中,通常也同时存在使用充电器的需求。比如,用户使用电焊机焊接汽车,摩托车,围栏等家用工具和设施的同时,一般会使用专用的充电器给汽车,摩托车等配有蓄电池的设备,所以在用户的工具里必须要有电焊机和充电器两种单独的设备,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设备购买的费用和放置设备的空间。目前,在东欧市场上民用弧焊机的销量约为80万台年,且有约80%的用户同时购买充电器,因此,急需设计一款集成电焊和充电功能的电焊机同时满足两种需求的运用,填补当前市场的空白,满足至少几十万的潜在客户群体的需求;该电焊机能够减少用户设备购买的费用和放置的空间,同时也可以减少整个充电器行业的材料损耗,节约能源和空间。
现有技术中,一般民用手工弧焊机输出恒流直流电源,输出电流范围为50A至200A,输出功率在1KW至5KW之间;而民用电池充电器采用恒流且恒压的直流电源,输出电流范围1A至20A,输出功率在5W至400W之间;也就是说电焊机的最小输出功率远远大于充电器的最大输出功率,加上控制方式的不同,使得两种电路不能兼容。如果同时将两种电路放置在同一机壳内,电路各自分离,也可以满足两种功能的需求,但是会使机器体积增加,且成本相对于两个单独功能的机器分开生产没有太多变化。
故,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实有必要提出一种技术方案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在原有产品体积上实现具有充电输出接口的电焊机,极大的节省了成本和空间。本发明在现有电焊机的基础上,使用低压斩波技术实现充电器的电源输出,其输入电源取自于电焊机的主变压器,可以根据充电电压的要求改变在主变压器上的绕组圈数,得到合适的充电电源输出,从而可以不改变现有电焊机的体积,仅增加约原充电器四分之一的成本,实现电焊和充电功能。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具有充电输出接口的电焊机,包括主电源电路、变压器、逆变焊机控制电路、充电单元和充电输出接口,其中,
所述主电源电路与交流输入相连接,用于将交流输入转换为高频交流信号输出到变压器初级绕组;
所述变压器至少设置作为电焊机回路的第一次级绕组和作为充电回路的第二次级绕组;
所述逆变焊机控制电路与所述第一次级绕组相连接,用于输出电焊信号;
所述充电单元与所述第二次级绕组相连接,用于通过所述充电输出接口输出充电信号。
作为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充电单元至少包括整流滤波电路和斩波电路,其中,所述整流滤波电路用于将高频交流信号转换为直流电压;
所述斩波电路与所述整流滤波电路相连接,用于对直流电压进行斩波并输出充电电压。
作为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充电单元还包括充电控制电路,所述充电控制电路与所述斩波电路相连接,用于根据电路参数设置控制充电电压。
作为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充电单元还包括充电指示电路,所述充电指示电路与所述充电控制电路相连接,用于指示充电单元工作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劳士顿焊接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劳士顿焊接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182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