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重力感应支撑底板的轨迹获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18899.2 | 申请日: | 2019-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648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谢楚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盈奇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21/20 | 分类号: | G01C21/2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57 | 代理人: | 杨静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力感应 重力传感器 支撑底板 轨迹获取 感应器 承压 显示屏 绝缘橡胶垫板 算式 定位螺栓 方便操作 固定螺栓 轨迹路径 记录数据 矩形板体 绝缘垫板 内传感器 配重底座 辅助板 主弹簧 双簧 物件 处理器 反推 支架 绘制 记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力感应支撑底板的轨迹获取方法,通过重力感应支撑底板的重力传感器对物体行走进行轨迹获取,所述重力感应支撑底板包括重力感应垫、支撑底板、重力传感器、绝缘橡胶垫板、定位螺栓、双簧感应器、支架、显示屏、固定螺栓、主弹簧感应器、辅助板、处理器以及配重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力感应垫内部与矩形板体固定连接,所述重力感应垫内部与重力传感器固定连接,所述重力感应垫内部均与重力传感器固定连接,所述重力传感器与绝缘垫板固定连接。本发明可以精确判断某区域内传感器承压的时间,记录承压信息,以数值的变化通过算式可以反推物件所处的位置,绘制出感应曲线图,可以在显示屏上实时得到物体的轨迹路径,并记录数据,方便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轨迹获取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重力感应支撑底板的轨迹获取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重力感应地板、底板、支撑板等,均是在板体底部设置重力传感器,对每个传感器进行编号,当某个传感器具有承重信号时,系统就在此传感器对应的轨迹地图上绘制一个轨迹点,多个轨迹点连接形成轨迹。然而,这种方案需要在板体底部连续、紧挨着地设置多个重力传感器,只有重力传感器存在信号的地方才能被绘制轨迹,需要耗费较多的传感器耗材,成本较高。现提供一种重力感应支撑底板的轨迹获取方法,能对物体行走进行轨迹获取,而且只需要四个传感器,还能得到物体的行走路线轨迹图以及降低成本。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重力感应支撑底板的轨迹获取方法,能解决物体行走轨迹的获取方法,无法形成图表,保存数据,降低成本,而需要多个传感器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重力感应支撑底板的轨迹获取方法,通过重力感应支撑底板的重力传感器对物体行走进行轨迹获取,所述重力感应支撑底板包括重力感应垫、支撑底板、重力传感器、绝缘橡胶垫板、定位螺栓、双簧感应器、支架、显示屏、固定螺栓、主弹簧感应器、辅助板、处理器以及配重底座,所述重力感应垫内部与支撑底板固定连接,所述重力感应垫内部与重力传感器固定连接,所述重力感应垫内部均与重力传感器固定连接,所述重力传感器与绝缘垫板固定连接,所述绝缘垫板下端均与两双簧感应器固定连接,所述双簧感应器均与支架两侧固定连接,所述支架上方固定设有固定螺栓,所述绝缘橡胶垫板下端与定位螺栓转动连接,所述定位螺栓上固定设有主弹簧感应器,所述主弹簧感应器上方固定设有显示屏,所述主弹簧感应器和定位螺栓与下端的处理器固定连接,所述处理器底端固定设有配重底座;具体感应控制方法为:
步骤一:支撑底板下的重力传感器检测支撑底板各处的承压信息,并将承压信息输送给处理器;
步骤二:处理器记录承压信息,判断支撑底板某区域内传感器承压的时间,当物体行走在支撑底板上时,每个传感器获得的数值将发生变化,根据物件的重量、矩形板的长宽尺寸,以数值的变化通过算式可以反推物件所处的位置;
步骤三:处理器根据重力传感器检测的数据绘制感应曲线图,根据监测的数据来判断此时物体的行动路径,并将其反馈到显示屏上;
步骤四:之后,可以根据自己需要,通过处理器对其进行更改操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螺栓的数量具体为两个,所述双簧感应器的数量具体为两个。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辅助板底部固定设有一千千克的配重底座,所述辅助板外部涂有抗震材料。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重力传感器的标度为一克每毫米。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架由铝合金材料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盈奇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盈奇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188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变电站巡检车自主导航方法
- 下一篇:无人平台的多模态融合定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