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抗菌陶瓷的制备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19532.2 | 申请日: | 2019-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5339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黄志超;黄福传;游梓煌;黄福安;郭力松;游家豪;陈秋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富大陶瓷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3/16 | 分类号: | C04B33/16;C04B33/13;C04B33/04;C04B33/34;C03C8/00;C04B41/86 |
代理公司: | 44295 广州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罗振国<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514000 广东省梅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菌陶瓷 混合料 坯料 真空练泥机 陶瓷 浸釉装置 制备工艺 翻转 上釉 制备 球磨机 复合 浸入 制备过程 成坯体 承载板 磁选机 接触处 水混合 铁杂质 压滤机 烘干 过筛 泥饼 坯体 球磨 釉料 注浆 陈腐 烧制 精炼 挤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抗菌陶瓷的制备工艺,具体制备过程如下:将坯料原材料和水加入球磨机中球磨,然后进行过筛,得到混合料,然后将混合料通过磁选机除去铁杂质,接着将混合料加入压滤机中挤压出多余水分,将得到的泥饼在真空练泥机中粗练后陈腐,然后再次加入真空练泥机中进行精炼,然后将得到的产物中加水混合,得到坯料;制备的坯料通过注浆制备成坯体,并将坯体烘干后通过全面浸釉装置将陶瓷浸入釉料中进行上釉;上釉后的陶瓷进行烧制,得到抗菌陶瓷。本发明的全面浸釉装置通过翻转浸釉机构的180度翻转实现陶瓷两面浸釉,使得与承载板接触处也能直接进行浸釉,无需后期补釉,提高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陶瓷制备领域,涉及一种复合抗菌陶瓷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陶瓷是以天然粘土以及各种天然矿物为主要原料经过粉碎混炼、成型和煅烧制得的材料的各种制品。现有的日用陶瓷在制备过程中通常通过在釉料中添加抗菌剂,实现抗菌性能,但是坯体本身不具有抗菌能力,并且现有的很多釉料通过银离子、锌离子和铜离子等金属离子作为抗菌剂,能够与细菌的RNA中的肽链络合进而阻止细菌的繁殖,但是重金属离子的含量较高时容易造成重金属中毒的情况,特别对于日用陶瓷用品。
现有的陶瓷制备过程中通过在坯体表面施釉,陶瓷釉料可以改善使用性能、起到装饰作用等,常用的施釉方法常用的有浸釉,现有的浸釉装置通过将陶瓷直接放置在承载板上,然后将承载板浸渍在釉料中实现陶瓷的浸釉,对于带有凹槽的陶瓷在浸釉过程中凹槽中的釉料只能手工倒出,降低效率,并且在浸釉过程中直接与承载板接触的位置不能浸渍到釉料,需要后期补充釉料,使得浸釉效率降低,同时在浸釉后陶瓷表面多余的釉料只能依靠重力缓慢洒出,进而降低了浸釉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抗菌陶瓷的制备工艺,该陶瓷在制备过程中通过对石英砂进行酸碱处理后,使得石英砂表面含有大量的孔道,然后经过沉淀使得浸渍在孔道中的铜离子、锌离子和银离子转化成沉淀物沉积在孔道中,然后经过高温分解使得沉淀在孔道中分解生成氧化铜、氧化锌和银单质,由于石英砂表面的孔道较多,进而使得石英砂表面的比表面增大,进而使得氧化铜、氧化锌和银单质的沉积量增大,这三种物质均为抗菌剂,通过固定在孔道中在陶瓷使用过程中能够缓慢释放,进而不仅提高抗菌的性能,并且能够有效的控制重金属离子的量,防止重金属中毒,同时通过在坯料和釉料中同时添加抗菌负载石英砂,使得制备的陶瓷内部还表面均具有一定的抗菌性能,进而使得陶瓷长期使用过程中即使釉料破损也具有一定的抗菌性能。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复合抗菌陶瓷的制备工艺,具体制备过程如下:
第一步,将坯料原材料和水按照1:0.61-0.63的质量比加入球磨机中球磨13-15h,然后进行过筛,得到粒度为160-170目的混合料,然后将混合料通过磁选机除去铁杂质,接着将混合料加入压滤机中挤压出多余水分,将得到的泥饼在真空练泥机中粗练后陈腐5-7天,然后再次加入真空练泥机中进行精炼,然后将得到的产物中加水混合,得到坯料;
其中坯料原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各组分原料:长石23-28份、高岭土42-51份、抗菌负载石英砂21-24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富大陶瓷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富大陶瓷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195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