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频段波束管理方法与无线通信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19670.0 | 申请日: | 2019-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481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付永魁;朱宇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虹信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72/21 | 分类号: | H04W72/21;H04W72/23;H04W72/044;H04W72/542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远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04 | 代理人: | 魏晓波 |
地址: | 430205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频段 波束 管理 方法 无线通信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的高频段波束管理方法与无线通信系统中,高频基站gNB与用户终端之间通过高频波束对进行通信;高频基站gNB利用低频段无线链路,与用户终端进行波束控制信息的传输;根据波束控制信息,对高频基站gNB与用户终端之间的高频波束对进行控制管理,即使在高频基站gNB与用户终端之间的高频波束对出现故障时,也依然能够在高频基站gNB与用户终端之间实现波束控制信息的传输,从而提高了高频段波束管理效果,解决了现有波束管理方案的波束管理效果较差的问题,提高波束管理的反应速度和可靠性,在减少系统开销的同时通过站间协作使得波束管理性能达到最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宽带无线通信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高频段波束管理方法与无线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应用的不断丰富,人们对无线通信带宽的需求越来越大。目前3G以下频段很难分配到连续大带宽以提高用户峰值速率,而毫米波频段相对容易分配且易获得连续大带宽。但是,毫米波传输具有高损耗性,且受环境影响较大,为了支持非视距传输和移动性,必须支持准确且实时的波束跟踪以确保信号传输质量。
现有的波束管理方案中,在毫米波频段独立组网基于下行测量的场景下,对于初始波束建立阶段,用户终端(UE)在波束判定结束之后,需要等待高频基站gNB在刚确定的最好方向上调度接入发送机会,以便随机接入,并隐式地通知gNB自己波束对准的最优方向。其中,gNB在一个同步信号块SSB(Synchronization SignalBlock)内能够调度一个或者多个接入机会,每个接入机会对应一组时间,频率偏置,方向,这样UE就知道何时发送接入前导。对于毫米波使用模拟赋形的场合,需要高频基站gNB额外执行一次完整的波束扫描,而这将会增加UE接入网络的时延。其中,对于波束跟踪阶段,UE依然依赖上行毫米波链路上报波束测量结果,当UE发生波束故障乃至无线链路故障时,不但无法上报波束测量结果,而且毫米波链路承载的业务也不可用。可见,现有的波束管理方案,其波束管理效果较差。
因此,目前迫切需要一种切实有效的高频段波束管理方案,以提高高频段波束管理效果。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频段波束管理方法及无线通信系统,以解决现有波束管理方案的波束管理效果较差的问题,提高波束管理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频段波束管理方法,应用于高频基站gNB,所述高频基站gNB与用户终端之间通过高频波束对进行通信;所述方法包括:
利用低频段无线链路,与所述用户终端进行波束控制信息的传输;
根据所述波束控制信息,对所述高频基站gNB与所述用户终端之间的高频波束对进行控制管理。
优选的,所述高频基站gNB与LTE基站eNB相连接;所述LTE基站eNB与所述用户终端之间具有低频段LTE链路;所述利用低频段无线链路,与所述用户终端进行波束控制信息的传输包括:
利用所述LTE基站eNB与所述低频段LTE链路,与所述用户终端进行波束控制信息的传输。
优选的,所述利用所述LTE基站eNB与所述低频段LTE链路,与所述用户终端进行波束控制信息的传输包括:
利用所述LTE基站eNB,获取所述用户终端通过所述低频段LTE链路发出的第一波束测量信息;
获取所述LTE基站eNB向所述高频基站gNB转发的所述第一波束测量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波束测量信息为,所述用户终端基于下行测量得到的高频波束测量信息。
优选的,所述利用所述LTE基站eNB与所述低频段LTE链路,与所述用户终端进行波束控制信息的传输包括:
向所述LTE基站eNB发送第二波束测量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虹信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虹信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196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