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植物源性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20070.6 | 申请日: | 2019-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343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0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欧科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4/10 | 分类号: | C04B24/10;C04B24/00;C04B103/30;C04B103/44;C04B103/40 |
代理公司: | 深圳迈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25 | 代理人: | 赖耀华 |
地址: | 518104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水剂 制备 种植物 植物源性 建筑装饰材料 葡萄糖酸钠 粉煤灰 砂浆 分散剂 减水率 搅拌器 流动度 增稠剂 重量份 减水 净浆 浇筑 水泥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植物源性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建筑装饰材料领域。植物源性减水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重量份将4‑8份葡萄糖酸钠、3‑9份粉煤灰、22‑26份分散剂、6‑12份增稠剂加入到搅拌器中,800r/min搅拌20min即得植物源性减水剂。本发明制备的一种植物源性减水剂,具有很好的减水效果,其使用后水泥的净浆流动度高达322mm,砂浆减水率为38.79%,浇筑3d后的抗压强度增长比高达231%。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装饰材料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植物源性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减水剂是指在保持混凝土坍落度基本相同的条件下能大幅度减少拌和用水量的外加剂。减水剂可以在混凝土组分既定的条件下,提高混凝土的浇注性能,改善混凝土工作性,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减水剂的添加可以减少水和水泥用量,从而避免了许多引起的混凝土初始缺陷的因素,使混凝土的浇注性能和强度得到提高。随着混凝土性能的改善及施工技术的突破,我国必须要加强对新型聚丙烯酸减水剂的研究入,以便在混凝土外加剂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促进整个产业上下链的发展。因此,本发明制备了一种植物源性减水剂,具有很好的减水效果,其使用后水泥的净浆流动度高达322mm,砂浆减水率为38.79%,浇筑3d后的抗压强度增长比高达231%。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及现有技术中不足,提供一种植物源性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植物源性减水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按重量份将4-8份葡萄糖酸钠、3-9份粉煤灰、22-26份分散剂、6-12份增稠剂加入到搅拌器中,800r/min搅拌20min即得植物源性减水剂。
优选的,所述分散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竹纤维清洗干净后烘干,破碎至过200目筛,然后称取竹粉、1,4-丁二醇、丙三醇和硅钨酸加入到三口烧瓶中,开启搅拌器和冷凝器,油浴反应,过滤,将滤液减压蒸馏,得到固体液化物粉碎,烘干,破碎得到液化产物备用;
步骤二:将得到的液化产物加入到三口烧瓶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溶解,开启搅拌装置,升温至80-100℃,加入亚硫酸铵和甲醛,保温5-8h即得分散剂。
优选的,步骤一中油浴反应的温度为160-180℃,时间为90-120min,转速为300r/min。
优选的,步骤二中液化产物质量与亚硫酸铵质量比为(1.6-1.8):1。
优选的,所述增稠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马鞭草清洗干净烘干后破碎成粉末状,然后加入去离子水加热,过滤去除水分,烘干备用;
步骤二、取处理好的马鞭草粉末加入到去离子水中,用混合酸调节pH值为2.0,恒温水浴,过滤,冷却后,用氨水调节pH至3.0,加入无水乙醇,静置,过滤,真空干燥得到增稠剂。
优选的,步骤二中的混合酸为马来酸和磷酸按照体积比1:0.5混合而成。
有益效果:
(1)增稠剂与水泥间有较强吸引力,提高体系的粘度和流动度,使水泥基材料能够立即流入浇筑点,降低体系中各种材料的分离性,使浇筑过程中混入的水量最小,增加水泥基材料的粘聚性和粘结力,提高水泥基材料均匀性和硬化强度。
(2)添加亚硫酸铵,可以增加分散剂中的亲水基团,使水泥颗粒表面的减水剂吸附膜能与水分子形成一层稳定的溶剂化水膜,有效降低水泥颗粒间的滑动阻力,从而使混凝土流动性进一步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欧科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欧科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2007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