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乙烯吡咯烷酮包覆纳米WO3 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20107.5 | 申请日: | 2019-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756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李厚芬;孔鑫;刘鹏霄;曹雅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31/34 | 分类号: | B01J31/34;C02F1/70;C02F101/22 |
代理公司: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任林芳 |
地址: | 030024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乙烯 吡咯烷酮 纳米 wo base sub | ||
1.一种聚乙烯吡咯烷酮包覆纳米WO3在去除水体重金属污染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烯吡咯烷酮包覆纳米WO3用于光催化还原水中的重金属Cr6+;所述聚乙烯吡咯烷酮包覆纳米WO3为100-250 nm的纳米立方体,PVP有机薄层包覆于WO3立方体外层,厚度3 nm;
所述聚乙烯吡咯烷酮包覆纳米WO3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制备PVP水溶液:在60-80℃加热搅拌下,将PVP溶于去离子水中;PVP与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0.05:30-0.2:30;
(2)向制备好的PVP水溶液中加入钨酸盐,钨酸盐与PVP的质量比为10:1-2.5:1,用盐酸调节溶液pH值为0.5-2;
(3)将步骤(2)所制备的溶液转移至反应釜中,控制反应釜内反应温度为140-180℃,恒温水热反应12-24h,反应完毕后自然冷却至室温;
(4)所获得的反应产物分别用去离子水和乙醇反复洗涤,干燥,即可得到聚乙烯吡咯烷酮包覆纳米WO3,即PVP@WO3复合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乙烯吡咯烷酮包覆纳米WO3在去除水体重金属污染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PVP与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0.1: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乙烯吡咯烷酮包覆纳米WO3在去除水体重金属污染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钨酸盐为钨酸钠或钨酸钾,钨酸盐与PVP的质量比为5:1,溶液pH值调节为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聚乙烯吡咯烷酮包覆纳米WO3在去除水体重金属污染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钨酸盐为钨酸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乙烯吡咯烷酮包覆纳米WO3在去除水体重金属污染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热反应温度为160-180℃,反应时间为12-24h。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乙烯吡咯烷酮包覆纳米WO3在去除水体重金属污染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干燥温度为60-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2010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Bi<sub>2</sub>WO<sub>6</sub>-BaTaO<sub>2</sub>N复合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Bi<sub>2</sub>WO<sub>6</sub>-SrTaO<sub>2</sub>N复合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多孔微纳结构WO<sub>3</sub>气敏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用于电致变色的花簇状WO<sub>3</sub>薄膜的制备方法
- 石墨相氮化碳负载氧化钨/钨酸铋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三氧化钨
- 一种刻蚀WO<sub>3</sub>纳米薄膜的方法
- 一种WO<sub>3</sub>/MoO<sub>3</sub>复合电致变色膜的制备方法
- 一种臭氧改性WO<sub>3</sub>薄膜光电极的方法
- 软件生成装置和软件生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