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除臭菌种及其培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20344.1 | 申请日: | 2019-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283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李毅;李晓;李高 | 申请(专利权)人: | 晖崟新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N1/14;C12N1/16;C12N11/14;A61L9/01;C12R1/01;C12R1/02;C12R1/125;C12R1/38;C12R1/46;C12R1/645;A61L101/5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8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菌种 除臭 复合 质量百分比 酵母菌 链球菌 枯草芽孢杆菌 苯胺降解菌 脱氮硫杆菌 醋酸杆菌 二次污染 公共卫生 光合细菌 假单胞菌 菌种混合 乳酸杆菌 生活环境 丝状真菌 放线菌 有效地 空气污染 臭气 去除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的复合除臭菌种及其培养方法,其中,所述复合除臭菌种由含有第一组分的菌种和包含第二组分的菌种混合而成;所述含有第一组分的菌种按质量百分比包括:光合细菌12‑15%、醋酸杆菌8‑15%、乳酸杆菌5‑12%、枯草芽孢杆菌4‑5%、假单胞菌7‑10%、链球菌10‑15%、酵母菌8‑10%;所述含有第二组分的菌种按质量百分比包括:脱氮硫杆菌6‑13%、苯胺降解菌5‑8%、丝状真菌12‑18%以及放线菌10‑12%。本发明借助复合除臭菌种能够有效地去除工业生产或者公共卫生产生的臭气,其不会产生二次污染,从而避免了空气污染,为人们营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除臭净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的复合除臭菌种及其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工业生产或者公共卫生间而言,会产生较多的气味难闻的气体,其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将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针对产生的臭气,在工业生产中需要建设相应的环保设备,其成本较高,不利于推广应用。而对于公共卫生间而言则通常直接排放倒空气中,而不进行净化处理。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进一步地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除臭菌种及其培养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除臭菌种,其由含有第一组分的菌种和包含第二组分的菌种混合而成;
所述含有第一组分的菌种按质量百分比包括:光合细菌12-15%、醋酸杆菌8-15%、乳酸杆菌5-12%、枯草芽孢杆菌4-5%、假单胞菌7-10%、链球菌10-15%、酵母菌8-10%;所述含有第二组分的菌种按质量百分比包括:脱氮硫杆菌6-13%、苯胺降解菌5-8%、丝状真菌12-18%以及放线菌10-12%。
作为本发明的复合除臭菌种的改进,所述含有第一组分的菌种按质量百分比包括:光合细菌11-15%、醋酸杆菌8-13%、乳酸杆菌6-8%、枯草芽孢杆菌4.5-5%、假单胞菌8.5-10%、链球菌12-15%、酵母菌9-10%;所述含有第二组分的菌种按质量百分比包括:脱氮硫杆菌7.5-13%、苯胺降解菌6.5-8%、丝状真菌16-18%以及放线菌10-11%。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如上所述的复合除臭菌种的培养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S1、配制适于含有第一组分的菌种培养的第一培养基,配制适于含有第二组分的菌种培养的第二培养基;
S2、将含有第一组分的菌种按照各自的重量百分比接种于所述第一培养基中,将含有第二组分的菌种按照各自的重量百分比接种于第二培养基中;
S3、将接种有菌种的第一培养基和第二培养基放置于各自的发酵罐中进行发酵;
S4、排放发酵过程中的培养废液,同时加入适于菌种附着的载体,获得本发明的复合除臭菌种。
作为本发明的复合除臭菌种的培养方法的改进,所述第一培养基由马铃薯、红糖、葡萄糖、蛋白胨、磷酸二氢钾、硫酸镁、聚氧丙烯甘油组成。
作为本发明的复合除臭菌种的培养方法的改进,所述第二培养基由马铃薯、红糖、葡萄糖、肽蛋白胨、牛肉膏粉、氯化钠、琼脂组成。
作为本发明的复合除臭菌种的培养方法的改进,所述载体选自生化球或者多孔陶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借助复合除臭菌种能够有效地去除工业生产或者公共卫生产生的臭气,其不会产生二次污染,从而避免了空气污染,为人们营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晖崟新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晖崟新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203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植物乳杆菌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微生物菌群及其在处理Cr重金属污染上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