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陀螺数据辨识卫星挠性附件在轨端部位移方法与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20517.X | 申请日: | 2019-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126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吕旺;宋效正;董瑶海;周徐斌;王田野;边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M7/02 | 分类号: | G01M7/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段和段律师事务所 31334 | 代理人: | 李佳俊;郭国中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陀螺 数据 辨识 卫星 附件 部位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陀螺数据辨识卫星挠性附件在轨振动端部位移的方法,包含以下步骤:姿态角速度获取步骤:获取卫星在轨喷气闭环控制后的欠阻尼自由振动区的i轴对应的姿态角速度测量数据ωi(t);滤波步骤:对ωi(t)进行滤波获得滤波后的i轴姿态角速度数据ω′i(t);时间序列计算步骤:根据ω′i(t)计算获得模态变量的时间序列ηi(t);端部位移计算步骤:根据ηi(t)与端部结点阵型数据di计算得到卫星挠性附件在轨振动端部位移mi(t)。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利用陀螺数据辨识卫星挠性附件在轨振动端部位移的系统。本方法不需要在挠性附件上其他安装传感器,仅利用卫星平台现有姿态敏感器的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卫星监控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利用陀螺数据辨识卫星挠性附件在轨振动端部位移的方法与系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挠性卫星振动状态信息的在轨辨识方法与系统,具体地说是一种对挠性卫星在轨振动期间端部位移的辨识方法与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型空间结构已经是航天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也将是空间开发必备的基础设施【在轨航天器动力学参数辨识技术研究—于登云】。为获取挠性卫星结构动力学特性,常采用有限元建模、地面试验和在轨辨识等方法计算振动模态参数。有限元建模过程中的模型简化、条件假设等影响了模型精度,特别是难以对铰链等接触式机构精确建模。由于重力和大气阻力等因素的影响,大型挠性结构很难在地面进行组装并实施全尺寸的动力学参数辨识试验。因此,对于带有大型挠性附件的航天器,难以通过有限元建模或地面试验得到精确的结构动力学参数。基于上述因素,对太阳阵、空间展开天线等大挠性结构进行在轨模态参数辨识研究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同时也具有较高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挠性卫星结构动力学参数包括模态频率、模态阻尼、阵型、耦合系数等,这些参数具有重要的物理意义,可以为空间挠性部件的结构设计、结构健康监测、结构故障诊断、结构振动控制等方面的应用提供必要的支持【CN102982196A】。
目前在结构动力学领域的模态参数辨识方法主要包括频域方法、时域方法和近年兴起的时频域方法三种。大多数方法需要利用在轨激励和在挠性附件上布置传感器获取信息,如【大型太阳能帆板模态参数在轨辨识研究_李逍然-硕士论文】研究了挠性附件上传感器的最小配置数量和最优布局方案;【CN105486474A】介绍了一种卫星挠性部件的在轨模态辨识的实现系统及方法,需要对挠性附件进行脉冲激励,接收和监测各个测点的脉冲响应信号,并采集卫星在轨稳态运行过程中卫星挠性部件所产生的加速度响应信号;【CN106557633A】和【CN107609296A】介绍了卫星太阳阵传感器布局的两种方法。【CN106408570A】基于双目视觉测量的太阳帆展开结构动特性在轨辨识方法,从图像中直接提取结构振动位移信息,进而通过工作模态分析技术实时获取结构的动态特性,实现结构动特性的在轨辨识。也有两项专利提出了利用陀螺测量的姿态角速度数据对挠性卫星模态参数的在轨辨识方法:【CN103970964A】介绍了一种挠性卫星模态参数在轨辨识方法,需要采集到执行机构施加到挠性卫星体上的力矩和挠性卫星体相对惯性坐标系的角速度信息,利用子空间辨识算法获得模态参数与力矩到角速度的传递函数。【CN105157728A】提出了一种可抑制陀螺噪声影响的挠性卫星模态参数辨识方法,也是利用卫星在轨飞行时卫星本体角速度的测量数据辨识整星的模态频率和模态阻尼比参数,对陀螺数据进行差分处理抑制这两部分噪声引起的辨识误差。
以上挠性卫星在轨动力学参数辨识方法在工程应用方面有两个约束:一是在轨航天器难于施加动力学参数辨识所需要的已知激励,只能利用在轨航天结构的展开和收拢,结构的对接和分离、发动机的点火等产生激励源进行激励,而这些激励源信号都难于测量【在轨航天器动力学参数辨识技术研究—于登云】。二是在挠性附件上安装振动传感器的数量收到工程实施的限制。一般的挠性附件均需要在轨展开,各类速度、加速度、位移传感器的安装固定、电缆铺设等均对展开机构产生不利影响,增加了设计难度。此外,对于太阳阵等旋转挠性部件还需要增加驱动机构滑环信号通道数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未经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2051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