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和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21159.4 | 申请日: | 2019-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316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任晓涛;赵锐;郑方政;郑石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5/00 | 分类号: | H04L5/00;H04L27/26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刘伟 |
地址: | 100085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参考 信号 传输 方法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和设备,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通过所述参考信号实现资源占用情况感知、自动增益控制测量、频率偏移估计、信道状态信息测量、信道估计等功能中的至少两种,从而可以简化V2X系统设计的复杂度以及降低信令开销。另外,本发明还可以减少时频资源的浪费,提高了Sidelink数据传输的误码率性能和资源利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长期演进(LTE)的车辆到任意事物(V2X,Vehicle-to-Everything)技术中(Rel-14/Rel-15LTE V2X技术),设备(UE)用于自动增益控制或用于保护间隔的时长固定为一个符号,以完成进入模数转换(ADC)的信号功率的调整,以及完成收发之间的转换。而用于数据解调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也在一个子帧内占用了4个符号,参考信号开销比较高。而随着5G新无线接入技术(NR)的出现,促使车联网技术进一步发展,以满足新应用场景的需求。
5G NR支持灵活的子载波间隔的配置,这就给NR V2X物理层结构的设计带来了新的挑战,原来固定占用一个符号的自动增益控制(AGC,Automatic Gain Control)和保护间隔(GP,Guard Period),可能不能满足需求,需要重新进行设计。而LTE V2X是广播或组播式通信模式,并没有单播模式。为了满足NR V2X单播通信的需求,需要在NR V2X中进行基于用户的资源占用情况感知、频偏估计、信道测量与信道估计等,也就是说,每个用户要使用可以区分开的信号或信道去完成资源占用情况感知、频偏估计与信道测量等功能,同时还需要避免用户间这些信号或信道的碰撞而导致的性能下降。这样就需要引入很多新的信号或信道来满足以上需求,增加了系统设计的复杂度以及信令开销。
请参考图1所示的3GPP的R15版本中V2X直通链路(Sidelink)的子帧结构,图1中的横坐标表示时域,每列代表一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xing)符号;纵坐标表示频域。AGC固定占用子帧中的第一个OFDM符号,GP固定占用最后一个OFDM符号,中间是数据或DMRS。可以看出,一个子帧14个符号中,AGC、GP以及DMRS共占用了6个符号,留给数据传输仅有8个符号。而在NR V2X中,为了支持新引入的UE与UE之间的单播通信模式,需要进行资源占用情况感知、频偏估计、信道测量与信道估计等,这样就需要引入很多新的信号或信道来满足以上需求,增加了系统设计的复杂度以及信令开销。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案,可以使用单一信号完成资源占用情况感知、自动增益控制测量、频率偏移估计、信道状态信息测量、信道估计等功能中的至少两种,简化了V2X系统设计的复杂度以及降低了信令开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应用于车辆到任意事物V2X系统,包括:
第一设备接收其他设备通过直通链路Sidelink发送的第一参考信号;
根据所述其他设备发送的第一参考信号,进行以下处理中的至少两种:资源占用感知处理、自动增益控制处理、频率偏移估计处理、信道状态信息测量处理和信道估计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到任意事物V2X系统中的第一设备,包括:收发机、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
所述收发机,用于接收其他设备通过直通链路Sidelink发送的第一参考信号;
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根据所述其他设备发送的第一参考信号,进行以下处理中的至少两种:资源占用感知处理、自动增益控制处理、频率偏移估计处理、信道状态信息测量处理和信道估计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2115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