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STM乌发药剂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21841.3 | 申请日: | 2019-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466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杨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家庄正扬头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8/19 | 分类号: | A61K38/19;A61P17/00;A61K38/01;A61K36/704;A61K31/19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石家庄***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乌发 提取物 浮游生物 何首乌提取物 头部血液循环 头皮 黑色素形成 药物依赖性 杀菌抑菌 适用人群 乌发效果 细胞因子 燕麦蛋白 药剂成本 甘氨酸 黑芝麻 戊二醇 黑发 水解 过敏 制备 白发 滋养 制作 治疗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STM乌发药剂,STM乌发药剂包含以下原料:水20‑30份、STM细胞因子15‑25份、桑果提取物10‑20份、何首乌提取物13‑17份、黑芝麻提取物8‑12份、1,2‑戊二醇/浮游生物提取物3‑7份、甘氨酸4‑6份、水解燕麦蛋白4‑6份。本发明通过制作STM乌发药剂对白发患者进行治疗,促进黑色素形成,起到黑发的功效,本发明STM乌发药剂具有促进头部血液循环、滋养头皮、杀菌抑菌的作用,本发明STM乌发药剂成本低廉、制备简单、无副作用、无过敏反应、适用人群广、乌发效果显著,也不会产生药物依赖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STM乌发药剂。
背景技术
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人们的工作和精神压力越来越大,因用脑过度、精神过度紧张造成头发所需营养失衡和身体过度透支的情况越来越多,白发脱发人群在增多,严重困扰着人们,影响人们的美观和身心健康,所以很多白发者在无奈和失望中不断的染发,然而大部分的染发剂都含有一种染料物质对苯二胺,它是国际公认的一种致癌物质。经常染发的人群乳腺癌、皮肤癌、白血病、膀胱癌的发病率都会增加。在美国明尼苏达州曾经做过一个调查,发现当地长期染发人群是非染发人群白血病发病率的4倍,在国内也做过一些相应的调查,发现染发人群是非染发人群的3 .8倍,这两个个数据比较接近。有关专家呼吁染发等于头顶沫毒。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STM乌发药剂,包含以下原料:水20-30份、STM细胞因子15-25份、桑果提取物10-20份、何首乌提取物13-17份、黑芝麻提取物8-12份、1,2-戊二醇/浮游生物提取物3-7份、甘氨酸4-6份、水解燕麦蛋白4-6份。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STM乌发药剂包含以下原料:水25份、STM细胞因子20份、桑果提取物15份、何首乌提取15份、黑芝麻提取物10份、1,2-戊二醇/浮游生物提取物5份、甘氨酸5份、水解燕麦蛋白5份。
STM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多潜能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它可以分化成多种功能细胞。根据STM所处的发育阶段分为胚胎STM和成体STM;根据STM的发育潜能分为三类:全能STM、多能STM和单能STM。STM是一种未充分分化,尚不成熟的细胞,具有再生各种组织器官和人体的潜在功能。
本发明通过制作STM乌发药剂对白发患者进行治疗,促进黑色素形成,起到黑发的功效,本发明STM乌发药剂具有促进头部血液循环、滋养头皮、杀菌抑菌的作用,本发明STM乌发药剂成本低廉、制备简单、无副作用、无过敏反应、适用人群广、乌发效果显著,也不会产生药物依赖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发明一种STM乌发药剂,包含以下原料:水25份、STM细胞因子20份、桑果提取物15份、何首乌提取15份、黑芝麻提取物10份、1,2-戊二醇/浮游生物提取物5份、甘氨酸5份、水解燕麦蛋白5份。
实施例2
本发明一种STM乌发药剂,包含以下原料:水20份、STM细胞因子15份、桑果提取物10份、何首乌提取物13份、黑芝麻提取物8份、1,2-戊二醇/浮游生物提取物3份、甘氨酸4份、水解燕麦蛋白4份。
实施例3
本发明一种STM乌发药剂,包含以下原料:水30份、STM细胞因子25份、桑果提取物20份、何首乌提取物17份、黑芝麻提取物12份、1,2-戊二醇/浮游生物提取物7份、甘氨酸6份、水解燕麦蛋白6份。
利用本STM乌发药剂的治疗流程如下:
步骤一、取出STM乌发药剂并解冻;
步骤二、用微针将STM乌发药剂导入头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家庄正扬头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石家庄正扬头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218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长因子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肉毒杆菌毒素的微结构制剂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