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静电荷图像显影用调色剂及图像形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22406.2 | 申请日: | 2019-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186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发明(设计)人: | 上田隼也;小原慎也;高桥拓也;樱田育子;内野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3G9/08 | 分类号: | G03G9/08;G03G9/083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沈雪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静电荷图像显影 调色剂 平均初级粒径 外部添加剂 氧化铝粒子 图像形成 钛酸钙 粒子 调色剂母体粒子 感光体 高画质 粒径 图像 印刷 | ||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能够在长期印刷中谋求由感光体引起的图像不良的抑制和高画质的保持的静电荷图像显影用调色剂及图像形成方法。为此,本发明的静电荷图像显影用调色剂是在调色剂母体粒子表面具有外部添加剂的静电荷图像显影用调色剂,其中,所述外部添加剂含有平均初级粒径在50~150nm范围内的钛酸钙粒子、和氧化铝粒子,所述氧化铝粒子的平均初级粒径在所述钛酸钙粒子的粒径以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静电荷图像显影用调色剂及图像形成方法,特别是,涉及能够在长期印刷中谋求由感光体引起的图像不良的抑制和高画质的保持的静电荷图像显影用调色剂及图像形成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用于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的调色剂而言,为了实现良好的图像形成,通常在其表面添加被称为外部添加剂的无机粒子、有机粒子,从而设计成可以在外部添加剂的作用下保持带电性、流动性等调色剂性能的方式。
在可用作外部添加剂的化合物中,包括以钛酸钙、钛酸锶为代表的钛酸化合物。作为使用钛酸化合物作为外部添加剂的调色剂,例如已被专利文献1公开。这样的调色剂已知在图像形成时有助于防止感光体表面成膜的产生、提高清洁性。
另外,钛酸化合物所具有的抛光作用也受到了关注,已知利用作为外部添加剂而添加到调色剂中的钛酸化合物,对于使感光体表面被充分地抛光而保持图像形成性能而言是优选的。
然而,钛酸化合物的研磨性过强,有时会使感光体表面粗糙磨耗、或产生伤痕,由此会导致在实心图像、半色调图像上产生条纹状的噪声、浓度不均等,从要求良好的画质的观点出发是不优选的。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数字化的进步,进行如由微细的点阵图像构成的照片图像等那样的高灰阶及高精细画质的图像形成的情况也不断增多,因此必须避免由抛光所引发的感光体损伤导致的图像不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23776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情况而完成,其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能够在长期印刷中谋求由感光体引起的图像不良的抑制和高画质的保持的静电荷图像显影用调色剂及图像形成方法。
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发明人在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针对上述问题的原因等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通过使用钛酸钙粒子和氧化铝粒子作为外部添加剂、并使这些钛酸钙粒子及氧化铝粒子的粒径在特定范围,可提供能够在长期印刷中谋求由感光体引起的图像不良的抑制和高画质的保持的静电荷图像显影用调色剂及图像形成方法,进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的上述课题可通过以下手段解决。
1.静电荷图像显影用调色剂,其是在调色剂母体粒子表面具有外部添加剂的静电荷图像显影用调色剂,
其中,上述外部添加剂含有平均初级粒径在50~150nm范围内的钛酸钙粒子、和氧化铝粒子,
上述氧化铝粒子的平均初级粒径在上述钛酸钙粒子的粒径以下。
2.第1项所述的静电荷图像显影用调色剂,其中,上述氧化铝粒子的平均初级粒径在10~20nm的范围内。
3.第1项或第2项所述的静电荷图像显影用调色剂,其中,上述钛酸钙粒子利用硅油进行了表面修饰。
4.第1项~第3项中任一项所述的静电荷图像显影用调色剂,其中,在上述调色剂母体粒子中含有乙烯基树脂。
5.一种图像形成方法,其包括:使用第1项~第4项中任一项所述的静电荷图像显影用调色剂在基材上形成图像。
发明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未经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224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