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可纺性材料的微纳结构直写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23044.9 | 申请日: | 2019-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671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发明(设计)人: | 章城;廖宁波;吴明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B81C1/00 | 分类号: | B81C1/00 |
代理公司: | 33279 温州匠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姜莹<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瓯***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态丝 直写 基底表面 移动装置 可纺性 技术制作 纺丝 基底 丝条 粘附 熔点 材料通过 基底加热 加热装置 加热状态 路径移动 微纳结构 拉丝 熔融 熔体 上抬 加热 冷却 融化 | ||
1.一种基于可纺性材料的微纳结构直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利用可纺性材料通过纺丝技术制作的微纳固态丝条;第一步,将基底放置在加热装置上,并调控加热装置直至基底表面的温度达到或接近微纳固态丝条的熔点;第二步,将微纳固态丝条在移动装置的控制下运动到基底表面,并且使微纳固态丝条的尖端与基底表面接触,使微纳固态丝条的尖端在加热状态下融化并粘附在基底表面;第三步,微纳固态丝条在移动装置的控制下略微上抬拉丝形成微纳固态丝条熔体并根据直写路径移动微纳固态丝条,在移动的同时根据微纳固态丝条损耗对微纳固态丝条进行进给,直写完成后移动装置带动微纳固态丝条离开基底表面,直至粘附在基底的微纳固态丝条熔体与未熔融的微纳固态丝条分离;第四步,关闭加热装置,使基底温度冷却至室温,待微纳固态丝条熔体固化,从而完成直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可纺性材料的微纳结构直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的加热温度可实现常温到300℃的调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可纺性材料的微纳结构直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装置带有夹持头,能操作微纳固态丝条并实现X/Y/Z三个自由度的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可纺性材料的微纳结构直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纳固态丝条的尖端与基底表面的接触面积为微纳米量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可纺性材料的微纳结构直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纳固态丝条的尖端在融化后受重力、表面张力和∕或粘附力作用粘附在基底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可纺性材料的微纳结构直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纳固态丝条熔体与微纳固态丝条分离的分离方式为毛细破坏断裂和内聚能破坏断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可纺性材料的微纳结构直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纳固态丝条熔体熔化直写后经冷却和固化形成微纳结构或图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可纺性材料的微纳结构直写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微纳观察装置,所述微纳观察装置为光学显微镜、体式显微镜或扫描电子显微镜。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可纺性材料的微纳结构直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的材料主要为硅、二氧化硅、石墨、聚二甲基硅氧烷、聚酰亚胺薄膜或金属。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可纺性材料的微纳结构直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纳固态丝条通过熔融纺丝、静电纺丝纺丝技术制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大学,未经温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2304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碳基功能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MEMS晶圆封装设备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