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中颠簸风险预防方法、装置、管理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23133.3 | 申请日: | 2019-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854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冯天美;陈奇;陈璞;万健;王占海;李勇;傅聪;张璇;马玲;范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7C5/08 | 分类号: | G07C5/08;G06Q1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李博洋 |
地址: | 1000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中 颠簸 风险 预防 方法 装置 管理 系统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中颠簸风险预防方法、装置、管理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飞机的飞行品质监控数据,根据该飞行品质监控数据计算涡流耗散率,根据该涡流耗散率和飞机的飞行计划,确定颠簸风险区域和/或飞机飞行时的颠簸风险时间。通过实施本发明,根据该QAR数据计算涡流耗散率,根据该涡流耗散率就可以确定颠簸强度,从飞机的飞行计划中能够获取飞机的飞行时间及各个时间段飞机飞行的区域,然后根据该涡流耗散率和飞机的飞行计划,确定颠簸风险区域和/或飞机飞行时的颠簸风险时间,从而为飞行人员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解决现有的空中颠簸风险预防方法准确度差,不能为飞行人员提供颠簸风险参考依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民航安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中颠簸风险预防方法、装置、管理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飞机飞行过程中,颠簸危害事件发生数量巨大,危害严重并随着近年来温室气候效应的影响以及航班运营数量的增加呈现不断增加的情况。每年因为颠簸带来的人员伤害,飞机停场检修以及航班延误等负面影响给航空公司造成大量的财务损失。根据数据统计显示,70%天气相关的事故和意外事故由颠簸导致,在非致命事故中颠簸是导致乘客和乘务人员受伤的主要原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国内也进行了相关的研究,颠簸预报方面,国内主要使用气象云图进行颠簸预报,比如国家气象局公共服务中心研发的颠簸预报产品就主要依靠卫星云图,并结合空管局气象中心提供的飞行员报告进行颠簸预报,但由于缺乏客观、高精度的实报数据,颠簸预报精度较差,并且也没有给飞行人员提供具体的风险预测参考。因此,现有的空中颠簸风险预防方法准确度差,不能为飞行人员提供颠簸风险参考依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中颠簸风险预防方法、装置、管理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的空中颠簸风险预防方法准确度差,不能为飞行人员提供颠簸风险参考依据的问题。
根据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中颠簸风险预防方法,包括:获取飞机的飞行品质监控数据;根据所述飞行品质监控数据计算涡流耗散率;根据所述涡流耗散率和所述飞机的飞行计划,确定颠簸风险区域和/或所述飞机飞行时的颠簸风险时间。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涡流耗散率和所述飞机的飞行计划,确定颠簸风险区域和/或所述飞机飞行时的颠簸风险时间的步骤,包括:根据所述涡流耗散率确定颠簸风险强度;根据经纬度、所述飞机的飞行计划和所述颠簸风险强度确定所述颠簸风险区域和/或所述颠簸风险时间。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二实施方式中,所述获取飞机的飞行品质监控数据的步骤,包括:根据地空宽带通信系统和/或快速存储记录器QAR获取所述飞机的飞行品质监控数据,其中,所述地空宽带通信系统包括通信连接的机载系统设备、航线地面基站设备、地面核心网设备和业务支撑平台系统。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三实施方式中,所述获取飞机的飞行品质监控数据的步骤,包括:通过线性插值法采集所述飞行品质监控数据。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一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第四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飞行品质监控数据计算涡流耗散率的步骤,包括:根据所述飞行品质监控数据计算飞机飞行的真空速;根据所述飞行品质监控数据和所述真空速计算飞机飞行的机体风速;根据所述机体风速计算所述涡流耗散率。
结合第一方面第四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第五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飞行品质监控数据计算飞机飞行的真空速的步骤,包括:根据所述飞行品质监控数据中的表速和高度计算飞机飞行的真空速。
结合第一方面第五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第六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根据所述飞行品质监控数据计算涡流耗散率的步骤之前,还包括:判断所述飞行品质监控数据是否在预设范围内;当所述飞行品质监控数据不在所述预设范围内时,剔除所述飞行品质监控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231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故障识别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下一篇:航空器油耗计算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