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壳聚糖-聚乙烯醇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23163.4 | 申请日: | 2019-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678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1 |
发明(设计)人: | 闫红芹;储长流;汪辉;张桂玉;田野;圣晓荣;闫浦星;田孝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L5/08 | 分类号: | C08L5/08;C08L29/04;C08K5/053;C08J5/18;C08B37/08;B65D65/02;C12P1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杨红梅 |
地址: | 241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乙烯醇复合膜 制备 聚糖 改性壳聚糖 壳聚糖 种壳 应用 高分子膜材料 生物可降解性 成膜辅助剂 环境无污染 干燥法制 恒温恒湿 降解产物 乳液粘度 无毒无害 医疗包装 甘油 包装膜 复合酶 一次性 对壳 改性 共混 刮涂 可用 乳液 加热 医学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壳聚糖‑聚乙烯醇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涉及高分子膜材料技术领域,采用酸和复合酶相结合的方法对壳聚糖进行改性,制备的改性壳聚糖乳液粘度适中,然后将改性壳聚糖乳液和PVA溶液在加热的状况进行混合,并添加甘油作为成膜辅助剂,最后通过共混的方法结合刮涂‑恒温恒湿干燥法制备了壳聚糖‑聚乙烯醇复合膜,制备方法简单,壳聚糖‑聚乙烯醇复合膜具体生物可降解性,且降解产物对环境无污染,无毒无害,可用做包装膜,同时也可应用于医学上,做一次性医疗包装用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膜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复合膜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壳聚糖-聚乙烯醇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膜技术的开发已经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膜技术的发展是由1948年AbbleNelkt创造了Osmosis这一词用来描述水通过半透膜的渗透现象,由此便开始了对膜过程的研究。我国在70年代相继开发了电渗析、反渗透、超滤和微滤用膜组件,80年代进入推广应用阶段。膜分离技术是一门新兴的高新技术,近30年来已在工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且随着膜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新型膜材料及制膜技术的不断开拓,壳聚糖作为新型膜材料,成为研究的热点。利用壳聚糖制成的膜广泛应用在医药、食品、化工、环保等领域。
聚乙烯醇(简称PVA),外观为白色粉末,是一种用途相当广泛的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性能介于塑料和橡胶之间。PVA溶于水,水温越高则溶解度越大,成膜性PVA易成膜,其膜的机械性能优良,具有强度高、弹性好、耐磨等“坚而韧”的特点。膜的拉伸强度随聚合度、醇解度升高而增强,但几乎不溶于有机溶剂。
在特定的条件下,壳聚糖能发生水解、烷基化、酞基化、梭甲基化、磺化、硝化、卤化、氧化、还原、缩合和络合等化学反应,可生成各种具有不同性能的壳聚糖衍生物,从而扩大了其应用范围。壳聚糖大分子中有活泼的羟基和氨基,它们具有较强的化学反应能力。由壳聚糖浇注成有柔性的透明膜,具有良好的粘附性、通透性及一定的抗拉强度,但发明人在实际的研究过程中发现,由于壳聚糖分子是刚性分子,导致纯壳聚糖膜力学性能较差,脆性较大,不易加工,纯壳聚糖膜无法满足现代生活、生产对膜产品性能强度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壳聚糖-聚乙烯醇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纯壳聚糖膜的全部或者部分不足。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壳聚糖-聚乙烯醇复合膜的制备方法,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壳聚糖改性:将壳聚糖进行水溶涨,然后加入浓度1-6%的乙酸溶液,搅拌至完全溶解,静止,调节溶液pH至6.5-7,二次静止,然后加热溶液至35-55℃后,加入复合酶溶液振荡反应,最后将溶液进行酶失活处理,得改性壳聚糖乳液;
2)制膜:取聚乙烯醇样品溶于水,再取改性壳聚糖乳液,分别进行搅拌加热,待聚乙烯醇全部溶解后,将两溶液进行混合,同时加入甘油,搅拌混合均匀,将混合液冷却至68-75℃,将混合液浇注在模具中,摊均匀,室温下干燥成膜并冷却,得壳聚糖-聚乙烯醇复合膜。
可选的,所述改性壳聚糖乳液浓度为8-12%。
可选的,所述复合酶是纤维素酶与蛋白酶的混合物,且酶底物比1:10-30。
可选的,所述调节pH使用的溶液是碳酸钠。
可选的,所述酶失活处理是在100℃下煮沸10min。
可选的,所述聚乙烯醇溶液浓度为4-8%,且与改性壳聚糖乳液的质量比为1-3:2-4。
可选的,所述甘油的添加量为2-6wt.%。
可选的,所述搅拌加热的温度为95℃,时长1h。
一种壳聚糖-聚乙烯醇复合膜,采用所述的壳聚糖-聚乙烯醇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制备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程大学,未经安徽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231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