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髌骨适配的人工膝关节假体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23179.5 | 申请日: | 2019-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982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发明(设计)人: | 岳冰;曲新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2/38 | 分类号: | A61F2/38 |
代理公司: | 上海旭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0 | 代理人: | 郑立 |
地址: | 20000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工膝关节假体 髌骨滑槽 滑车 髌骨 假体 使用者身体 适配 侧向 并发症发生率 医疗器械装置 关节置换术 关节屈曲 角度偏向 面被 术后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髌骨适配的人工膝关节假体,涉及医疗器械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内髁,外髁,滑车部分,所述滑车部分分别连接所述内髁和外髁的前端,所述滑车部分设有髌骨滑槽面,所述髌骨滑槽面被设定为由假体使用者身体近侧向远侧,所述髌骨滑槽面的角度偏向假体使用者身体的外侧。本发明提供的人工膝关节假体设计达到接近生理的关节置换术后髌骨轨迹,提高术后关节屈曲角度,减少髌前痛等并发症发生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髌骨适配的人工膝关节假体。
背景技术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是治疗晚期膝关节病损的最终也是最有效的手段。目前,美国每年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已逾60万,预计到2030年将增至350万。我国的膝关节疾患(包括骨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等)临床发病率均明显高于西方,且人口基数庞大,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技术正在我国得到迅猛发展和普及。常规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是将胫骨平台、股骨远端和髌骨切骨,切除病变关节面软骨,通过骨水泥,置换对应的胫骨假体、股骨假体和髌骨假体。
在设计股骨假体时,下肢Q角(图1)是较常考量的因素。下肢Q角由股四头肌和髌腱构成,顶点为髌骨,Q角使髌骨总体上受到向外的拉力。Q角越大,髌骨向外脱位或倾斜,以及外侧髌骨关节应力也越大,造成髌骨轨迹不良,进而导致膝关节屈曲受限和膝关节前方疼痛(图2)。
图3是人工膝关节临床常用效果图;图4是人工膝关节实际假体图。传统人工膝关节股骨假体髌骨滑槽面设计主要分两种:1、对称性设计:髌骨滑槽面垂直于股骨假体远端切面,如图5中的椭圆形的淡影所示;2、非对称性设计:髌骨滑槽面由近侧向远侧,走行为由外侧向内侧,如图6中的椭圆形淡影所示。而膝关节屈曲过程中,髌骨沿股骨滑车沟轨道由近侧向远侧移动,按照以上两种设计,与生理状态相比,随着关节屈曲Q角会逐渐增大,髌骨受到的外侧脱位力量和异常应力也越大。上述两种设计均可能会导致髌骨轨迹不良,关节屈曲受限,以及膝前疼痛。
髌骨轨迹不良可使髌骨滑动时不稳,髌骨应力分布不均匀,极大地影响了患者预后:1、可导致人工髌骨磨损的加速;2、可导致髌骨生物力学性能异常或髌骨关节并发症,如膝前疼痛、髌骨缺血坏死、髌骨骨折、假体松动、髌韧带断裂等;3、可导致关节置换术后关节屈曲功能恢复不良,给患者术后重返正常生活造成阻碍。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因髌骨轨迹不良导致的髌前痛、关节屈曲功能恢复不良发生率约为20%。髌骨关节并发症也是膝关节翻修手术的主要原因之一,占膝翻修数总量的50%。以上并发症与传统股骨假体设计存在缺陷有密切联系。
为避免上述问题,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新型的人工膝关节假体,减少术后不适及并发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设计一种髌骨适配的人工膝关节假体,适用于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包括全膝关节置换术和髌骨关节置换术。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通过改变膝关节股骨假体滑车髌骨滑槽面的角度,使得人工膝关节假体符合股骨滑车生理状态和正常髌骨活动轨迹,从而减少术后不适及并发症。
在生理状态下,髌骨滑槽面的轨迹由近侧向远侧,由内向外走行(图7),随着膝关节屈曲,Q角逐渐变小,髌骨受到的异常应力减少(图8),有利于关节屈曲。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髌骨适配的人工膝关节假体,包括内髁,外髁,滑车部分,所述滑车部分分别连接所述内髁和外髁的前端,所述滑车部分设有髌骨滑槽面,所述髌骨滑槽面被设定为由假体使用者身体近侧向远侧,所述髌骨滑槽面的角度偏向假体使用者身体的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髌骨滑槽面与垂直线夹角为0.1度-60度,优选为1度-20度。
进一步地,所述滑车部分与所述内髁和外髁平滑过渡。
进一步地,所述内髁和外髁以近似互相平行的关系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内髁和外髁之间设定有髁间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未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231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挤压装置的钽棒
- 下一篇:一种经微创通路入路的组装式椎体融合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