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压机主油缸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23233.6 | 申请日: | 2019-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557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2 |
发明(设计)人: | 阮立鹤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鹤立智能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5/14 | 分类号: | F15B15/14;F15B15/18;F15B15/20;F15B15/22;B30B1/32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薛辉 |
地址: | 325409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塞 内缸套 内孔 外圆 油腔 油缸进油口 上阀套 下阀套 下缸体 液压机 主油缸 油泵 伺服电机驱动 安装方便 回程缓冲 连接管道 推力套筒 电磁阀 活塞杆 上阀芯 上缸体 下阀芯 保压 阀门 缸体 缓冲 漏油 上缸 外置 体内 | ||
本发明公开了液压机主油缸,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缸体,上缸体内固定设有内缸套,上缸体的内孔与内缸套的外圆之间形成A油腔,下缸体的内孔与推力套筒的外圆之间在活塞上方形成B油腔,下缸体的内孔与活塞杆的外圆之间在活塞下方形成C油腔;内缸套的顶部固定设有上阀套,上阀套内活动设有上阀芯,活塞的顶部固定设有下阀套,下阀套内活动设有下阀芯,油缸进油口位于B油腔,油缸进油口与伺服电机驱动的油泵相连。本发明可实现快下、快下缓冲、工进、保压、快回、回程缓冲等动作,不需设置外置电磁阀来进行专门控制,具有安装方便、连接管道阀门少的优点,大大降低漏油可能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压机,具体涉及一种液压机主油缸。
背景技术
液压机广泛应用于冲压、拉伸等工作场合,液压机一般采用主油缸对上模进行推动,通常要实现快下、快下缓冲、工进、保压、快回、回程缓冲等动作,这些动作需要设置外置的电磁阀来对主油缸的进出油进行专门的控制,甚至需要设置辅助油缸,安装不方便、连接油管多、阀门多,因此漏油的几率增加,不可避免出现漏油、跑油现象。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于提供一种可实现快下、快下缓冲、工进、保压、快回、回程缓冲等动作,不需设置外置电磁阀来进行专门控制,具有安装方便、连接管道阀门少优点,大大降低漏油可能性的液压机主油缸。
本发明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
液压机主油缸,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缸体,上缸体内固定设有内缸套,上缸体的内孔与内缸套的外圆之间形成A油腔,A油腔内活动设有推力套筒,推力套筒的下端固定连接活塞,活塞活动设于下缸体内,下缸体的内孔与推力套筒的外圆之间在活塞上方形成B油腔,活塞的下端连接活塞杆,下缸体的内孔与活塞杆的外圆之间在活塞下方形成C油腔,C油腔的横截面积大于B油腔的横截面积小于B油腔与A油腔的横截面积之和;内缸套的顶部固定设有上阀套,上阀套内活动设有上阀芯,活塞的顶部固定设有下阀套,下阀套内活动设有下阀芯;上阀套的侧壁设有上下排布的第一油孔和第二油孔,内缸套的侧壁设有第三油孔,第一油孔的外侧端口与B油腔相通,第二油孔的外侧端口通过第三油孔与A油腔相通,上阀芯的外圆设有上环槽,当上阀芯在下位时,第一油孔的内侧端口通过上环槽与第二油孔的内侧端口相通;上阀芯的套壁设有第四油孔,第四油孔的内侧端口与油缸回油口相通,当上阀芯在上位时,第四油孔的外侧端口与第二油孔的内侧端口相通;下阀套的侧壁设有上下排布的第五油孔和第六油孔,活塞的侧壁设有第七油孔和第八油孔,第五油孔的外侧端口通过第七油孔与B油腔相通,第六油孔的外侧端口通过第八油孔与C油腔相通,下阀芯的外圆设有下环槽,当下阀芯在下位时,第五油孔的内侧端口通过下环槽与第六油孔的内侧端口相通;下阀芯的侧壁设有第九油孔,第九油孔的内侧端口与油缸回油口相通,当下阀芯在上位时,第九油孔的外侧端口与第六油孔的内侧端口相通;油缸进油口位于B油腔,油缸进油口与伺服电机驱动的油泵相连。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液压机主油缸,通过缸体内部的A、B、C油腔的设置,配合内缸套、推力套筒、上下阀套和上下阀芯的设置,然后通过上下阀芯的位置转换,辅以伺服电机的转速控制,即可轻松实现快下、快下缓冲、工进、保压、快回、回程缓冲等动作,不需另外设置外置的电磁阀来进行专门控制,因此安装非常方便,而且基本不需要额外的连接管道及阀门,从而大大降低漏油可能性。
作为优选,上阀芯内固定设有上阀芯位置检测磁环,下阀芯内固定设有下阀芯位置检测磁环,内缸套内活动设有油缸位移检测磁环,油缸位移检测磁环通过联接套与活塞固定相连,位移传感器的感应杆从上述磁环的中间活动穿过,位移传感器固定安装。通过上述设计,主油缸工作时,位移传感器可以通过磁环检测到油缸的位移和检查油缸内部的通油流向,并读取数据。
作为优选,上阀芯的向下动作由气动控制,上阀芯的推动进气口对准上阀芯的上端面,上阀芯向下动作后由上弹簧推动复位;下阀芯的向上动作由气动控制,下阀芯向上动作后由下弹簧推动复位。上述设计可使上下阀芯的控制结构简单,动作可靠性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鹤立智能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鹤立智能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232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