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井井下管柱切割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23272.6 | 申请日: | 2019-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251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陈伟东;杨波;贾海舰;边荣军;袁勇;程斌;刘如杰;于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29/00 | 分类号: | E21B2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王春光;任默闻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井 井下 管柱 切割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为一种油井井下管柱切割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该装置包括主轴,所述主轴的外壁上能转动地套设有切割部,所述切割部包括能径向摆动伸缩且能周向旋转的刀臂,所述刀臂上设置能自内部旋转切割油井井下管柱的划刀;所述主轴的顶部连接设置能驱动所述主轴旋转的驱动部,所述油井井下管柱切割装置还包括设置于地面上的控制部,所述控制部与所述驱动部电连接。该油井井下管柱切割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能减少管柱卡井时的修井施工步骤,降低修井时间,降低修井成本,减少员工劳动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油井井下管柱故障修井所用的油井井下管柱切割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油田开发的深入,油井生产时间的延长,油井井下故障增多,其中一种故障是下入油井深部的管柱卡在井里,造成油井不能采油生产,常见的卡管柱故障有:一是油井地层出砂卡管柱,出砂严重的油井会将下入井内的管柱由地层砂埋没几百米,造成井下管柱卡井;二是油井深部套管变形卡管柱,套管变形多发生于蒸汽吞吐开发的稠油、特稠油、超稠油、高凝油油田,在向油井地层注入高温高压蒸汽时,对油井套管产生破坏,使油井套管变形造成井下管柱卡井;三是井下工具故障卡管柱,如;和油井管柱一同下入油井深部的封隔器,由于封隔器故障卡死在油井套管上,造成井下管柱卡井。
现有技术中,油井井下管柱卡井后,由于生产管柱上拔的极限吨位所限,普通修井无法将管柱拔出,需要油井大修施工,油井大修施工处理管柱卡井故障的步骤方法是;用抗拉力强大的钻杆带上一种卡管工具,使卡管工具插在卡井管柱上,用动力使钻杆倒扣旋转,卡井管柱会在上部某个接箍开扣后卸掉一节管柱,提出卸掉一节管柱,通过重复N次上述施工后,到达卡点露出的那一根管后,用钻杆带上一种磨钻工具,用动力旋转钻杆,将管柱上的接箍磨掉后,起出钻杆换工具,用钻杆带上一种抗拉力强大的打捞筒工具,下入井内,使打捞筒工具插在卡井管柱上,用大吨位动力将卡井管柱拔出。这种施工工艺存在下列问题:a、倒扣起出卡井管柱反复进行起下管柱次数太多,耗费修井时间太长,增加修井成本,增加员工劳动强度;b、磨钻接箍需要下、起一次钻杆,还需要磨钻时间和成本。
由此,本发明人凭借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经验与实践,提出一种油井井下管柱切割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井井下管柱切割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卡井管柱拔出困难、修井过程繁琐时间长等问题,该油井井下管柱切割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能减少管柱卡井时的修井施工步骤,降低修井时间,降低修井成本,减少员工劳动强度。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油井井下管柱切割装置,包括主轴,所述主轴的外壁上能转动地套设有切割部,所述切割部包括能径向摆动伸缩且能周向旋转的刀臂,所述刀臂上设置能自内部旋转切割油井井下管柱的划刀;所述主轴的顶部连接设置能驱动所述主轴旋转的驱动部,所述油井井下管柱切割装置还包括设置于地面上的控制部,所述控制部与所述驱动部电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主轴的外壁下部设置外螺纹部,所述主轴的下部密封套设有轴向伸缩筒,所述轴向伸缩筒的内壁上设置与所述外螺纹部匹配的内螺纹部,所述轴向伸缩筒能沿所述主轴轴向伸缩移动;所述轴向伸缩筒的底端连接设置能推动所述刀臂的底部径向摆动的滑块,所述滑块的侧壁上设置呈倾斜设置的刀臂滑道槽,所述刀臂的底部位于刀臂滑道槽内,且所述刀臂的底部侧壁与所述刀臂滑道槽的侧壁抵靠接触,所述刀臂的底部能沿所述刀臂滑道槽滑动且径向外摆。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主轴的底端呈球面设置构成主轴球底,所述滑块上自顶部向下设置滑块槽孔,所述滑块槽孔内设置能自底部密封所述轴向伸缩筒的封头结构,所述封头结构的顶端呈球面设置构成封头球顶,所述封头球顶能随所述轴向伸缩筒上移轴向顶抵于所述主轴球底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232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