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辆及其应用的加班提醒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23405.X | 申请日: | 2019-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276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赵海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博泰悦臻网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451 | 分类号: | G06F9/451;G06Q10/1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徐秋平 |
地址: | 201822 上海市嘉定区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及其 应用 加班 提醒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及其应用的加班提醒方法和装置,预先根据历史数据中用户在下班时间段内的点火时间设置点火时间阈值;当在点火时间阈值内,未检测到车辆点火时,向预设的客户端发送预设的加班提醒信息;根据在车载控制器端形成的对加班提醒信息的确认响应,通过车载控制器向预设的通信地址发送加班告知信息;或以供客户端根据在客户端形成的对加班提醒信息的确认响应,通过客户端向预设的通信地址发送加班告知信息。即本申请可以根据用户的以往习惯对用户可能处于加班状态进行提醒,且根据用户对该提醒的反馈,与指定的通信地址通信,提高用户用车期间的智能体验,实现通过车辆对用户进行人性化的提醒且提高车辆与用户的人性化的交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汽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辆及其应用的加班提醒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控制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智能控制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多样化。目前,汽车已经成为国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汽车智能化的发展也非常迅速。相较于现在较为成熟的实际使用的智能化而言,对于车辆的智能提醒以及车辆与用户端的交互将是用户更为关心的问题,而现在车辆普遍更注重于车辆的实际运行操作方面,例如车辆的安全性能、车辆的外观和车辆运行的便捷性等,较为缺乏车辆与用户的交互。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及其应用的加班提醒方法和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能通过车辆对用户进行人性化的提醒且车辆缺乏与用户的人性化的交互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加班提醒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车辆的车载控制器中,所述方法包括:预先根据历史数据中用户在下班时间段内的点火时间设置点火时间阈值;当在所述点火时间阈值内,未检测到车辆点火时,向预设的客户端发送预设的加班提醒信息;根据在所述车载控制器端形成的对所述加班提醒信息的确认响应,通过所述车载控制器向预设的通信地址发送加班告知信息;或以供所述客户端根据在所述客户端形成的对所述加班提醒信息的确认响应,通过所述客户端向预设的通信地址发送加班告知信息。
于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根据所述车载控制器接收的所述客户端对所述加班提醒信息的确认反馈形成所述对所述加班提醒信息的确认响应。
于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通过所述车载控制器向预设的通信地址发送加班告知信息的步骤包括:通过所述车载控制器拨打与预设的通信地址对应的电话号码,或者通过所述车载控制器向所述预设的通信地址发送预先编辑的文字或语音信息。
于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客户端接收到所述加班提醒信息后,根据接收的对所述客户端的确认控制操作,形成所述对所述加班提醒信息的确认响应。
于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通过客户端根据所述通过所述车载控制器向预设的通信地址发送加班告知信息的步骤包括:通过所述客户端拨打与预设的通信地址对应的电话号码,或者通过所述客户端向所述预设的通信地址发送预先编辑的文字信息或语音信息。
于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预设的通信地址为预设的即时通信地址或指定的电话号码。
于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还包括根据在所述车载控制器端形成的对所述加班提醒信息的忽略响应,忽略所述加班提醒信息;或者根据在所述客户端形成的对所述加班提醒信息的忽略响应,忽略所述加班提醒信息。
于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还还包括记录所述车载控制器或所述客户端与所述预设的通信地址通信的通信频率;其中,所述预设的通信地址包括多个,且根据在所述车载控制器端形成的对所述加班提醒信息的确认响应,通过所述车载控制器向通信频率最高的预设的通信地址发送加班告知信息;或根据在所述客户端形成的对所述加班提醒信息的确认响应,通过所述客户端向通信频率最高的预设的通信地址发送加班告知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博泰悦臻网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博泰悦臻网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2340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设备
- 下一篇: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