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引导员的轨道交通车站乘客疏散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23538.7 | 申请日: | 2019-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667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发明(设计)人: | 周敏;董海荣;李浥东;宁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1L27/00 | 分类号: | B61L27/00;B61L27/02;B61B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商泰律师事务所 11255 | 代理人: | 黄晓军 |
地址: | 10004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引导 轨道交通 车站 乘客 疏散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引导员的轨道交通乘客疏散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轨道交通车站引导员分布方案的经验性问题。所述乘客疏散方法,考虑了乘客初始分布、乘客的引导需求、车站环境和引导员协同机制等信息,提出了混合双层模型来优化疏散过程中引导员的数量、位置和路径,通过最大覆盖模型求解引导员的数量和位置,基于协同仿真的启发式方法确定引导员的疏散路径,降低了疏散成本,减少由于乘客不熟悉车站环境而导致的不合理行为,避免引导员带领乘客选择不合理的路径而导致拥堵,从而降低平均疏散时间;提高了应急情况下乘客的疏散效率,降低乘客受伤风险,减少人员伤亡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城市交通与安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引导员的轨道交通车站乘客疏散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于出行的需求也越来越大,道路拥挤、事故频发、大气污染、能源紧张等问题逐渐凸显。传统的以道路交通为主的出行模式已经很难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严重制约了我国城市化发展的进程。轨道交通作为一种资源集约利用、环保舒适、快捷准点、能耗低的大运量运输服务方式,它与道路交通互不干扰,具有较高的服务水平、显著的资源环境效益,为解决特大型城市居民出行问题提供了可行的途径。轨道交通的车站作为乘客集散地,其通行能力极大的影响着整个轨道交通网络的运行效率。轨道交通车站通常具有空间密闭、内部结构错综复杂等特征,站台乘客密度变化大、行为复杂且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当发生火灾、爆炸等应急情况时,乘客应急疏散的难度较大。
研究表明,在轨道交通的车站设置疏散引导员是提高疏散效率、保障乘客生命财产安全的有效途径。应急情况发生后,站内调度员、客运服务人员、管理人员等可转变为引导员,为乘客提供可靠的疏散信息,指挥乘客进行有序疏散,降低由于乘客不熟悉环境或恐慌情绪而导致的不理智行为、甚至踩踏事故的发生概率,合理的疏散引导策略有利于减少乘客疏散时间,提高疏散效率。如何确定引导员数量、位置及疏散路径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现有技术中,基于引导员的人群疏散研究已有多年,研究人员提出了社会力模型、元胞自动机模型、多智能体模型等多种微观模型来仿真引导员对乘客疏散的影响,研究车站乘客应急疏散行为及特性,分析了典型场景下引导员位置、引导员分配、引导员速度、移动路径等对人群疏散动力学的影响。但是,上述引导员分布方案中,多是基于经验或试凑的方法确定的,并不能从保证引导员分布的最优化。由于设置引导员虽然对人群疏散具有积极作用,但并不是引导员的数量越多,疏散效率越高,引导员的疏散效率与其数量和初始位置息息相关。因此,现有技术中的乘客疏散方案,并不能保证当前环境下引导员的最优分配,无法保证危险发生时的乘客疏散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应急情况下乘客疏散效率,克服现有技术中轨道交通车站引导员分布方案的经验性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引导员的轨道交通车站乘客疏散方法,通过数学的方法对引导员的分布方案进行优化,提高应急情况下乘客的疏散效率,减少乘客伤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引导员的轨道交通车站乘客疏散方法,所述乘客疏散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确定车站空间结构,将站台离散化为尺寸确定的正方形网格;根据摄像头捕捉到的乘客信息,确定车站中的乘客分布及初始位置;
步骤S2,根据所述车站空间结构建构站台可视图,并根据乘客初始位置确定寻路困难度,计算乘客引导需求;
步骤S3,根据乘客的引导需求及被覆盖水平,运用最大覆盖模型确定引导员数量和初始位置;
步骤S4,确定引导员数量和初始位置后,根据引导员之间的协同关系,采用启发式算法计算引导员所分配的出口和疏散路径。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中构建站台可视图,具体为,将车站站台结构转换成由节点和连接组成的可视图,其中,两个节点相连的边为连接,连接的权值为两个节点之间的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通大学,未经北京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235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铁路沿线维修安全防护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电力设备运输车